10月19日晚上8點多,泉州市公安局天湖山分局一級警長林世濤倒在了崗位上。
54歲的他,來到天湖山公安分局20余年,他一心為公,長期帶病堅持上班,成了當地企業職工和群眾的貼心人。
他是“最有出息的兒子”習慣了聚少離多
昨天,在永春縣殯儀館的告別廳里,泉州市和永春縣公安局民警、林世濤生前的好友300多人趕來送他最后一程。
林世濤去世后,泉州市副市長、公安局長李伙金,福建省公安廳政治部、泉州市委政法委、泉州市公安局等個人和單位送來了花圈。
10月19日晚上,林世濤是帶班的值班領導,聽說礦上一批分流去參加技術培訓的工人回來有些情緒,林世濤惦念著要去了解一下。晚上吃過飯,林世濤來到工人家里和幾名工人談心,突然一名工人發現他端茶的手不停發抖,臉色都變了。幾個人趕忙扶他去醫院,然而他因為心臟病突發,沒有搶救過來。
林世濤出生于1965年10月,生前為泉州市公安局天湖山分局一級警長。他從警30余年,長期戰斗在派出所、刑偵等基層一線崗位,對紀檢監察、警務督察、社區警務、法制審核等工作盡職盡責。他是全市百名法制人才庫成員之一,分局連續14年實現隊伍零違紀。2014年到2016年,他連續3年獲評優秀公務員,2016年榮獲個人三等功。
天湖山分局的民警告訴記者,林世濤的家在廈門,妻子患尿毒癥多年,女兒還在念研究生,每周放假林世濤都要來回奔波。由于林世濤工作比較忙,家里的生活都是娘家人過來幫著照顧。妻子經常要去醫院透析,也只能自己一個人搭車去。
“太忙了,一年都見不上幾回面,他不容易啊。”在告別廳,林世濤的老母親老淚縱橫。老人是從老家龍巖的山村里被接過來,今年10月6日正好是老人80歲生日,林世濤國慶值班完趕回家,匆匆和家人吃了飯就又趕回來了。習慣了聚少離多的他,沒想到這一分開成永別。
老人抹著淚說,世濤是最有出息的一個兒子,“拿著共產黨的錢,那就得把人民服務好!”
多地民警與林世濤的好友趕來送別
他是“最好叫的領導”事事都擋在前面
天湖山公安分局治安大隊大隊長林金柱和林世濤是公安專的同學,他用“率先垂范”贊賞自己的老同學。
他告訴記者,共事的時候,有一段時間自己是刑偵隊長,林世濤是分管刑偵的分局副局長,是“最好叫的領導”。天湖山分局條件有限,整個分局也就十幾號人,每當有案件,一跟林世濤講起,他都會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從頭跟蹤到結束,細心負責任。
天湖山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王穎川還記得,2006年夏天,轄區一個礦下的巷道被非法炸平了,接到報警后林世濤就趕到現場。“當時頭上的頂板石塊還在掉,一不小心可能都會被埋在底下,林世濤走在最前面,進入案發地調查取證。”
2010年春節過后,轄區天湖巖礦井下的電纜被盜,井下通風不好,很容易引起中毒。林世濤帶隊到了現場后,又是走在最前面,進入井下勘查現場。“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很認真,事事都擋在前面,給同事們做榜樣。”王穎川說。
他是“最讓人信服的人”調解功夫遠近聞名
在天湖山公安分局,林世濤的調解功夫也是遠近聞名,“他和礦工們、村民們都能打成一片,他出面調停,大家都服他!”民警說。
與林世濤共事的同事講起一件陳年往事。十幾年前,礦場的一名工人跟領導鬧意見,推搡的時候,竟然出手把領導給打了。這一下領導的親屬們不干了,揚言要組織上百號人到礦場來收拾那名工人。涉事的工人也不示弱,聲稱要召集人來打一架。眼看一場群體性毆斗就要發生,林世濤連夜帶著民警兩頭滅火,最后說通了礦場的領導,讓其勸服親屬,不要帶人來礦場生事;又說服了當事的工人,讓他主動向礦場領導賠禮道歉,平息了事態。
雖然雙方已經握手言和,但林世濤還不放心,隔天又繼續上門,當事雙方被林世濤打動了,就差要立誓“絕不鬧事”,林世濤這才放下心來。
周相昌是天湖山能源公司的安監室主任,與分管安全生產的林世濤經常打交道,“我們工廠那么大,一直是分局在保駕護航。這么多年來,沒有發生安全事故,林警官功不可沒啊。”周相昌說,在他印象里,工廠每次遇到矛盾或事故需要應急處置時,林世濤都親力親為、沖在最前面。
平日,下班后林世濤經常進門入戶,和工廠的安全員、職工們談心、了解情況,工廠一千多名職工以及附近的村民,幾乎沒有人不認識林世濤。
周相昌還記得,2003年附近的村民有一次到礦區撿煤塊被砸傷,最后因為賠償問題跟礦場鬧起了矛盾。林世濤趕著去做調解工作。他雙管齊下,既保護了企業的安全,又確保了群眾的利益。大家看到林世濤辛苦,最后雙方順利達成和解。
礦場每個月一次的安全培訓,林世濤抓得很嚴,都要去講課、督導。每次周末值班,林世濤一定要到干石場、礦井、井口去看,晚上9點過后,一定要到監控室去督查一番。由于林世濤的時常介入,這幾年來礦場與地方的關系很融洽,從沒“鬧”過,礦場的安全生產也日益規范。
“他的心里裝著我們,不是他管的業務范圍內的事,他經常都要關心。哪是他的調解功夫多好,是大家最服他,知道他為我們好!”一位工人哽咽地抹著淚說。(記者 林加華 通訊員 李肇興 田政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