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你們連月來的奔波,孩子入戶的難題依舊懸在我的心頭上,更不用說能拿到補助。”近日,家住永春縣坑仔口鎮杏村的老楊拿到了孩子的戶口本,還獲悉從下個月起可以拿到每月1800元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補助,他向縣民政局工作人康淑華和永春縣啟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啟萌社工”)社工辜偉泓連聲道謝。
社工深入鄉村關愛兒童
救助 部門聯動 解決一家老幼五口的難題
今年6月,永春縣民政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委托啟萌社工開展2020年度關愛“三留守”社會工作服務項目。8月初,社工辜偉泓在坑仔口鎮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活動時,獲悉老楊的兒子服刑、兒媳失聯、2個孫子尚幼、父親年邁、妻子無業,他靠當護林員的收入和臨時救助金,艱難地支撐著一家老幼五口的生活。看著日漸長大的孫子小天、小羽(均為化名)尚未落戶,看病、入學將面臨很多困難,老楊很是揪心。
辜偉泓進一步了解得知,老楊的兒子小楊沒有辦理結婚手續就與女朋友生下孩子,后因觸犯法律被關押于福州的監獄內。老楊因此沒有2個孫子的出生證、親子鑒定等資料,一直無法辦理孫子的戶籍。
了解真相后,辜偉泓也一時感到很為難,2個幼兒因無戶籍證明,將導致權益保障落空。接到反饋的情況后,永春縣民政局立即將2名兒童納入監測范圍,啟動部門聯動機制,聯合公安、衛健、司法、監獄、法院等多部門合作,對其進行幫扶。為了做好親子鑒定,民政局通過幫扶慰問資金解決了部分鑒定費用,將2名兒童的戶籍辦理委托啟萌社工全盤操作。
在縣司法局的幫助指導下,辜偉泓委托司法鑒定所走進高墻,輾轉福州、南安、泉州、永春等地,最終于8月31日拿到了2個孩子的親子鑒定書。隨后,在監獄部門和衛健部門幫助指導下,順利地在9月22日幫忙補辦了出生證明,并于近日完成小天、小羽戶籍辦理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的登記工作。
背后 創新機制 多方合作保障兒童權益
“這兩名困境兒童權益保障道路上困境重重,難度極大,但在政府主導、社工參與下,僅用了兩個多月就得以完成,這完全得益于縣民政局創新建立‘3+1’工作機制的作用。”永春縣民政局副局長林金燦說,今年來,縣民政局聚焦困境兒童、農村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將父母因重殘、重病、服刑在押、失蹤、失聯等原因不能完全履行撫養和監護責任的未成年人納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范圍,創建由主動發現和監測預警機制、部門聯動機制、掛包基層聯系工作機制和依靠社會力量等組成的“3+1”工作機制,確保兒童基本生活、教育、醫療得到有效保障。
在該工作機制下,永春縣民政局建立監測目錄庫,鎮、村分別實行工作隊、村民小組負責制的網格化管理,分類建立工作臺賬,對納入監測范圍的人員進行閉環動態跟蹤管理,推動落實聯動機制,加強部門間的合作,推進縣、鎮、村無縫對接,實行分片區掛包聯系基層方式。此外,還深化推進“三社聯動”,動員引導縣慈善總會、愛心團體、各級志愿者服務隊、社工等社會各方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幫扶,建構社會支持網絡。據了解,截至目前永春全縣像小羽、小天這樣享受到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的共有187名。(記者 陳明華 通訊員 葉國強 林錦裕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