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飛船首次載人飛行,我國載人航天事業一往無前,闊步前行。臺前幕后,是一個個航天人和默默無聞為中國航天事業做出貢獻的“無名英雄”攜手同心,共筑起航天夢。在這群“幕后英雄”當中,祖籍永春的陳章煌便是其中一位。自1999年調入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工作,他與中國航天事業相伴相隨了二十四載。
在五里街鎮西安社區,記者見到了回家探親的陳章煌。此時他正與年逾八旬的母親一起翻看老照片,這些照片大多數是陳章煌的工作照和生活照,正是因為他常年忙于工作,很少能回家,對他母親而言,這些照片更顯得彌足珍貴。說起大兒子陳章煌,他的母親鄭秀栳老人一直都引以為傲。
陳章煌17歲考入廣州第一軍醫大學,1984年大學畢業后曾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醫院任外科醫生,1999年年底調入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工作。從此,航天員保健醫生的身份便一直伴隨著他。
陳章煌擔任的工作內容包括選拔航天員的生理功能檢查和年度醫學鑒定、航天員訓練過程中的身體狀況監測、航天員執行任務期間全過程身體監測,以及航天員們上天后的定期身體狀況監測。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的檢查監測都得事無巨細,哪怕一丁點的變化都不能放過。
航天員乘坐載人飛船開啟飛天之旅后,航天員醫生還需要在地面實時監測航天員的身體情況,確保他們能夠從容執行任務。
每執行一次任務,航天員基本上沒有假期,航天員保健醫生亦是如此。盡管如此,陳章煌和他的同事們都默默付出、不求回報。他們的初心一直為中國航天事業而驕傲,為祖國而自豪。
2023年,陳章煌退休不退崗,繼續為載人航天事業發揮余熱。如今,他依然在醫監醫保領域進行“傳幫帶”。
攝像/記者 謝麗瓊 陳慶輝 劉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