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梁廉哲原是一名在泉州西街創業的年輕人,因為熱愛古城文化,與朋友在泉州西街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民宿。后來,在黨委的鼓勵下,梁廉哲決定回到永春縣五里街社區參與村里的換屆選舉。
“梁廉哲太年輕了,能不能勝任這份工作?吃不吃得了這個苦?”梁廉哲參加競選一事在村里傳開后,一時間質疑聲、顧慮聲四起。為了打消居民的顧慮,梁廉哲對社區進行了深入考察,并按照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制定詳細的發展規劃。隨后,他將規劃和自己的一些想法與居民進行溝通。居民在了解了這個年輕人的想法后,漸漸地打消了顧慮。在之后的選舉中,大家紛紛將手中寶貴的選票投給了梁廉哲。
五里街社區較小,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受限。梁廉哲擔任社區書記之初,就必須要解決好社區發展與居民增收致富的問題,古街的文旅復興成了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梁廉哲說,“五里古街是社區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居民的精神歸宿,更是社區的根脈所在,一定要重新整修起來。”明確方向之后,梁廉哲積極投身與企業集團的合作,通過修繕古街古厝、招商引資引智、挖掘古街文化、打造“黨建+”鄰里中心,古街的整體業態和功能布局得到了更為合理的規劃,海絲文化資源得到進一步挖掘,班子的干事創業精氣神得到了進一步提振。
但轉型之路并非坦途,梁廉哲在面對如何提升古街內涵、打造古街品牌等問題上又陷入了困惑,當看到泉州文旅的“火爆出圈”,梁廉哲意識到古街的復興與社區的出路一定離不開互聯網的傳播。“如何找出一條適合古街、適合居民致富的互聯網模式”成為了他一直思考的問題。于是,他集結了身邊懂運營互聯網平臺的朋友,通過不斷摸索、咨詢專家,終于順利搭建出了一個電商平臺,也成功地把古街的產品推廣出去,這為古街的文旅發展又打造了一張鮮艷的名片。
現在,古街又建成了九大景觀公園,利用歷史文化、僑鄉文化、白鶴拳文化、紙織畫文化等文化內涵,深度融合文化與旅游,滿足了游客集散、休憩、游玩、運動等多種功能訴求,在一磚一瓦間,再現永春文化之美。“改造后的五里街,留住海內外永春人鄉愁的獨特載體,推進永春鄉村旅游的全新引擎,實現年輕人文創夢想的魅力平臺。”梁廉哲說,“現在,除了社區事務工作,我也一直在探索‘鄉賢+’工作模式,如何更好地利用古街這一文旅點,激發鄉賢活力,借助鄉賢力量,讓更多人重溫五里古街的‘海絲繁華’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