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首,福建進入了用香旺季。趁著連日來的晴好天氣,“中國香都”永春縣各香廠忙著曬香制香,空氣中飄著特有的芬芳。飄香的還有永春老醋,這是當地人過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味道,是傳統,更是年味。
包含永春香、永春老醋在內,永春縣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多達14個。近年來,永春縣不斷完善非遺保護工作機制,積極探索推進非遺的挖掘和利用,大批民間傳統技藝在入選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后重煥光彩。該縣還從培育龍頭企業、健全產業鏈、搭建平臺載體等方面出發,出臺財稅惠企政策,打造產業發展集群,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突破,讓非遺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傳承創新 香都品牌傲視群芳
走進永春縣達埔鎮,紅的、粉的、黃的,各成一片的篾香穿插其中,這里的鄉村景致別具一格。新春佳節,永春香的產銷量較平日翻番。“連空氣都是香的。”當地人說,這是獨屬于永春的年味兒。
將一捆篾香扎成一束,向地上輕擲,落地后用雙手輕扭香束令其自然攤開,篾香便會像花一樣綻放開來。這一傳統的曬香方法叫“擲香花”,也是永春人心中的“年花”。作為“中國四大制香基地”之一,永春縣現有制香企業約300家、制香從業人員3萬多人、香品1000多種。當地人習慣用“多的是”來描繪此番盛景。
2020年,永春香全產業鏈產值首破百億元大關。永春香在國內香市場的覆蓋率在80%以上,并且遠銷東南亞、日本、歐洲。尤其在東南亞地區,永春香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那里,每銷售3根香,就有1根來自永春縣。
根據歷史記載,宋元時期海上貿易發達,泉州成為“東方第一大港”,阿拉伯人蒲氏家族后裔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帶來了香料,在泉州定居并經營香料生意。1646年,蒲氏遷居永春縣達埔鎮漢口村,依托當地豐富的竹資源,以細小的竹篾為骨,將異域香料研成粉末后涂于篾骨,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永春篾香,后又將聞香、品香、配香、制香的技藝無私傳授給廣大鄉親,永春的制香史由此開啟。
2006年,永春香被列入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21年,以永春香為代表的福建香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沾水打底、展香、掄香、切香、染香、曬香、跺香……一尺長的香條背后,需要10多道工序層層疊加。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蒲良宮至今堅持運用古法制作燃香,在他看來,工藝繁復的制香技藝,是永春香傲視群芳的精髓所在。
傳承并不拒絕創新。從家庭作坊式生產到自動化規模化量產,從色彩鮮艷的篾香到別具特色的養生香、功能香,從本地自產自銷到拓展產業鏈、農文旅融合,近年來,永春縣在傳承保護傳統制香工藝的基礎上,持續創新,培育發展香產業集群。
“現在盤香、線香都可以通過機器進行自動化生產,一兩個人操作抵得上原來100多人手工制作。”永春縣達埔彬達制香廠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建全介紹。
在新老手藝人看來,永春香產業新增長點,在于深入挖掘古典香文化,結合現代消費需求與科技手段,為傳統產業注入新的靈魂。
永春香品牌效應日漸顯現。2024年,永春香榮登中國區域品牌(地理標志)價值百強榜單,品牌價值高達40.52億元。“中國香都”也順利通過復評。
談及永春香的發展前景,永春縣香制品同業公會會長曾志彬非常看好。他表示,從上游原材料供應到中游的產品研發生產,再到下游的銷售,永春縣持續完善香產業鏈,探索新業態,推動香產品時尚化、年輕化轉型。
舞動龍頭 力爭發酵產業蝶變
去年底,在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舉辦之際,泉州與巴黎聯合主辦了一場主題為“游目”的非遺視覺藝術展,永春香、永春老醋等非遺元素在國際舞臺迎來高光時刻。
“酒香也怕巷子深,借助這個機會,我們希望永春的非遺聲名遠揚。”近年來,永春縣挖掘文化瑰寶內涵,推動非遺傳承、創新,從山里走向山外,并登上國際舞臺。
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展期間,世遺泉州推薦官、泉州申創“世界美食之都”專家顧問、資深美食旅行達人藍凈特地準備了永春老醋,贈與法國文化學者魏延年(René Vienet)。
永春老醋歷史悠久,被譽為“世界食醋釀造工藝的活化石”,屬于“中國四大名醋”之一,獲評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如今,永春老醋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位于達埔鎮的永春得壹醋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排排紅色的“缸陣”頗為壯觀,陣陣醇香撲鼻而來。得壹醋業創辦于2018年,在業內屬于“后生仔”,其總經理顏釅冰是一名“90后”。“早些年,年輕人都不怎么愿意進入老醋制造這種傳統產業,這幾年,通過政府引導,不少年輕人開始嘗試接觸。”他說,隨著越來越多年輕血液的注入,老醋產業慢慢有了活力。
近年來,永春縣推出“政策矩陣”,讓老醋產業發展動能更強勁:出臺永春醋團體標準,研究制定《永春老醋產業五年發展規劃及2035年遠景規劃目標綱要》,先后出臺《關于促進永春老醋產業加快發展的十條措施》《永春縣持續壯大有根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從企業推進獎勵、經濟貢獻獎勵、設備廠房補貼等多個方面進行全方位扶持。
此外,聚焦僑新老醋、老醋醋業、得壹醋業、津源醋業等現有重點企業,永春縣加大培育力度,支持引導企業增資擴產、做大做強。數據顯示,全縣現有主要鏈上企業8家,其中規上企業4家。
從一粒優質糯米,到一口醇厚的永春老醋,需要經過1000多天的等待。正因制作工藝復雜、生產周期長,老醋產業發展也面臨著一些困局。擦亮永春老醋老字號金字招牌,注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2024年,永春老醋產業產值達到了歷史新高的24億元。下一步發展的著力點在哪里?
“舞動龍頭,延鏈強鏈拓鏈,提高產業的韌性。”永春縣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全縣將全力支持老醋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擴大產能,豐富產品線,同時積極協助企業對接沃爾瑪、京東等平臺,拓寬市場銷售渠道。未來,永春老醋等發酵產業集群產值將力爭突破100億元,真正實現“從一瓶醋到發酵產業”的蝶變。(見習記者 湯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