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泉州市永春縣桂洋鎮的姜農們把握春季生姜種植的黃金時段搶抓農時種植生姜,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春季生姜種植從3月初啟動,預計于清明節前結束。在桂洋鎮岐山村村集體生姜種植基地,農戶們正緊鑼密鼓地開展翻土、挖坑、施肥、埋姜等工作。大家分工明確,配合得十分默契,有條不紊地推進著生姜種植工作。
“首先用挖掘機挖一遍,接著用打田機再打一遍,田土才會松軟。”種植戶鄭錦波介紹,在生姜種植前,姜農們已提前完成土地整理的各項事宜,為新產季生姜生產奠定基礎。
岐山村是桂洋鎮生姜的重要產區,其生姜種植面積占全鎮種植面積的56%以上,生姜產業也已成為該村集體經濟收入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為提高生姜的產量與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桂洋鎮還積極鼓勵農戶持續采用綠色、科學的種植方式,以此提升經濟效益,助力實現產業振興。
“去年我們在品質比較好的地塊,留下來作為今年的姜種。今年選址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種植,提升姜種的質量,也培育優質的高品質的姜種。”桂洋鎮岐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林鳶飛說,從2023年開始,村集體承包的生姜種植產量每年都在50噸到60噸左右,按市場行情來算,生姜的年收入可以賣到30多萬元。“今年,岐山村結合耕地流轉與耕地恢復項目,持續擴大生姜種植規模,新產季種植小黃姜達2800多畝。”
近年來,桂洋鎮憑借良好的生態條件和土壤優勢,大力推動生姜特色產業發展。經過數年發展,生姜產業已初具規模。目前,全鎮生姜種植面積達5000多畝,年產量7500噸,年產值可達9000多萬元。其中,岐山村于2020年入選省級 “一村一品”示范村。(謝麗瓊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