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永春,干部退休不再是悄然離場的終點,而是充滿儀式感與溫情的新起點。當地依托干部榮譽退休“暖心六條”制度,從退休前的貼心引導,到退休時的暖心儀式,再到退休后的持續關懷,為干部們打造了全方位的“溫暖退休路”。
退休前:交心礪心,提前“轉換頻道”
退休前的適應期,往往是不少干部的“心理關卡”。永春縣委組織部深知這一點,通過“深交心+促礪心”,幫助臨退休干部提前“轉換頻道”。各單位“一把手”主動與退休干部面對面拉家常、談工作,2022 年以來,185 次的交心談話,不僅聊出了 71 條寶貴建議,更讓干部們感受到組織時刻記掛著自己的付出。
除了走心的談話,“砥心”教育也不含糊。上一堂生動的黨性體驗課,看一場發人深省的警示教育片,再收到一份明明白白的“禁業”提醒函,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幫退休干部提前劃好紀律紅線。就像一位臨退休干部說的:“組織提前給我們‘打預防針’,讓我們退休后做事心里更有底了!”
退休時:儀式滿滿,致敬奮斗歲月
退休時刻,永春縣用一場場充滿儀式感的活動,向干部們的奮斗歲月致敬。制作紀念冊,是當地的“暖心回憶殺”。工作人員翻檔案、找同事、訪親友,把退休干部多年來參與項目攻堅、解決群眾難題的珍貴瞬間,都收進了紀念冊里。翻開冊子,滿滿的都是回憶。
榮譽退休儀式上,更是把這份儀式感拉滿。在桃城鎮 2024 年 12 月的儀式上,林光燦拿著榮譽證書,十分感慨:“干了大半輩子,本以為就悄悄退休了,沒想到單位這么用心,辦了這么熱鬧的儀式,太感動了!”在玉斗鎮 2025 年 4 月的儀式上,扎根鄉鎮 41 年的康振生說出心里話:“一輩子的付出被認可,以后還要以黨員身份,繼續為家鄉出力!”
退休后:關懷不斷,余熱更有處發揮
退休不是“斷聯”,在永春,退休干部始終是組織牽掛的人。專人代辦退休手續,省去了繁瑣的流程;“走親式”家訪、定期回訪,讓干部退休后也不孤單。更貼心的是,當地還為退休干部搭建了發揮余熱的平臺。
71名退休干部走進社區小區黨支部,在老黨員工作室里為鄰里調解糾紛,在鄰里中心教孩子們書法繪畫,在近鄰學堂分享工作經驗……他們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退休干部陳美美笑著說:“退休后還能繼續發揮作用,感覺自己又找到了‘新工作’,日子過得充實又有意義!”(章阿玲 林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