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4日訊 昨天兩條公益新聞,相映成趣,一條是美國人扎克伯格狂捐450億美元,一條則是海都官方微信給腦癱男孩黃培坤開的公益微店。
囧哥胡說
民間草根的互助,幫到了很多人。我們無法像富豪那樣出手,但捐款遠不是公益的全部。我所理解的公益,是幫助他人,讓每個人都知道人的價值和生活的價值在哪。
在此維度上說,海都公益+為腦癱男孩開微店,是線上線下公益模式的創新,不再是一錘子救助,而是長期性的互動幫扶。昨天一天,黃培坤的10件手工作品賣了大半,一百多位網友“捐一元點贊”。一邊是求助者的自力更生,一邊是網友的購買鼓勵。這種模式更能同時激勵被捐助者和捐助者,所以更加可持續。哪怕一元錢,這種關懷,這種存在感,可以撐起來整個家庭。
公益微店的每一次買賣,每一次傳播,每一次鼓勵,還都是一次公民公益教育。缺乏愛和善意的有錢,也是一種貧困。在今天,我們很少人為了吃穿發愁,卻可能被良善的貧乏困擾。公益捐款也好,微店買賣也罷,沒誰給你壓力,都是自愿的,一塊兩塊,行為本身就充滿意義。它激發著我們內心可能沉睡的善意,使整個社會有一種善意溫情的狀態。
正如扎克伯格給新生女兒所寫信的雋永深情:像所有的父母一樣,我們想要你在一個比現在更美好的世界里成長。唯有如此,一個更博愛的世界,才是可期的。
N環竹/文
注:本版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