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8日訊 昨天看到一新聞報道,一海歸女從小對父母言聽計從,小時候,母親操縱女兒的學習、工作,長大后,想把握她的愛情,甚至婚姻。一邊女兒戀愛無果,沒法按母親期望按時結婚,一邊母親繼續為女兒未來婚姻計劃著。最終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女兒,拿著一個月3000多元的工資,搬出家門,寧愿獨自租房。
花欄
網友評論一邊倒,批評這女兒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孝順,有悖于道德。
我驚訝于網友如此上綱上線,道德是用來約束有錯的人,不是用來禁錮無辜的人。在我看來,女兒通過獨自居住來獲得獨立,是獲得一種尊嚴,父母不可以把自己當成孩子人生的主宰,孩子并不是聽話才是孝順。雙方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生活、獨立的選擇、獨立的人生道路。
天下沒有完美的親子關系,吵鬧總是難免,不用苛求完美。只要自己活得幸福,尊重彼此幸福的方式,而不是用我認為好的方式來要求對方。孩子要成長,父母的成長更重要,而父母的成長還要與時俱進。
若相處中遇到不愉快,彼此要及時疏堵,拿出對待朋友的耐心、熱忱對待父母,別跟父母較勁,也不要逼迫自己太狠,因為擁有幸福比苛求完美重要。
其實,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就像我不愛狗不代表我冷漠無情,我不讓座不代表我不懂孝道,我不玩微博不代表我性格孤僻……
長輩們大可不必站在道德據點咄咄逼人,強人所難。請停止道德綁架,世界不是法庭,而我們也不是法官。N花榕/文
注:本版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