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9日訊 背景:3月7日,據說是屬于女生的節日,叫做女生節。于是乎,各大高校團體紛紛用橫幅表達他們對女生的關心和愛護,拉出獨特新穎的橫幅。但是,其中有一些橫幅,內容太“污”,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更有網友直指:這是對女生的性騷擾。(3月8日央廣網)
看著那些充滿了雄性荷爾蒙氣味的條幅,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某些地方鬧洞房的情景。在那一天,人們打著“熱鬧”的旗號,借著“不拘大小”的幌子,不再有本該有的尊卑觀念和道德約束,把一些平時壓抑在心底的不太高尚的語言與行為堂而皇之地表現出來。這一陋俗,深為人們所詬病。
如今一些大學校園里的女生節,就與此頗有相似之處。那些赤裸裸的性暗示和性明示,儼然讓所謂的女生節變成了一場不尊重女生的狂歡。聯想起曾經發生的潑水節“占領女生樓”事件,校園里借“過節”之機發泄心底某種沖動,這樣的苗頭,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曾經被稱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就算今天不再那么稀罕、那么高高在上,但在人們的印象里也還是知識和文明的代名詞,而不是粗俗和野蠻的代言人。在3月7日那天,大學生們將自己變成了文化程度不高的村民,對女同學進行語言調戲,實在與身份不相稱。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的條幅寫得越露骨,說明自己平時越自卑,其實是對自己形象的自我矮化。
我們愿意給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更多表達感情的渠道和機會,但真的希望他們在表達時更理性、更文明、更含蓄、更文雅,而不是演變成一場對女生的語言暴力。
不能讓女生節變成另一個鬧洞房,這是大學校園的底線。對于太“污”的條幅,當事校方已經及時制止,希望同學們也能認真反思,想一想怎么用更文明、更尊重女生的方式,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我們的大學生,理應做文明的引領者,而不是粗俗的繼承人。(劉昌海)
注:本版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稿請寄:hdyoudeshuo@163.com,《有的說》必有重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