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七中初二地理備課組長、中學高級教師葉麗鉆和泉州六中地理教研組長魏菱認為,地理會考突出考察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注重地理學科基本思想和學習方法的考核,考查學生初步應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復習要夯實基礎知識,抓好基本技能的訓練。
專題復習突破重點難點
葉麗鉆老師指出,福建省初中地理會考范圍包括四大部分: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福建地理,地理會考內容多,難度大,而復習時間少。建議在教師層面上,根據課程標準,研讀考綱,把握考試方向,結合教學實際,制定總復習策略,循序漸進展開復習。在學生層面上,班級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組建地理會考互助小組,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營造濃濃的會考復習氛圍,提高復習效率。
復習進度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立足課本,基礎知識夯實,基本技能過關,構建知識體系。特別側重七年級上冊,它可以說是初中地理知識的根基。會考地理試題再如何靈活,也始終不會脫離課本基礎知識點的考查。第二階段,重點難點突破,地理專題復習。地球地圖專題,重點突破養成良好的讀圖習慣和培養各類地圖的判讀能力。地形專題,突破各類地形圖的判讀和重點地形地勢特點的歸納。氣候專題,突破氣象圖表的判讀,特點的比較和歸納。河流專題,重點突破利用圖文資料進行水文水系特點的歸納。經濟專題,重點突破利用圖文資料進行區域工業和農業條件的簡要分析與比較。第三階段,綜合訓練,訓練解題技巧的熟練應用,做到講練結合,地圖的閱讀分析能力培養貫穿其中。地理試題基本上是無圖不成題,時刻提醒學生讀圖順序——圖名(這是什么圖)、圖例(圖上反映了哪些地理信息)、審題(問題是什么),逐漸能夠基本準確地提取圖上信息解決問題。
力爭吃透每個知識點
魏菱老師指出,地理復習要明確復習目標,研究課程標準、考試說明,把握考試的動向,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做到復習有數,層層深入。第一階段是抓好基礎知識的復習,也就是對教材的全面復習。目的是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識,包括文字、地圖等;第二階段是精選習題,做好綜合練習。目的是將第一階段分散的知識進行綜合,形成能力;第三階段是進行模擬測試,同時查缺補漏,進一步鞏固。
地理會考重點是考查學生最基本的知識和能力,試題無論怎樣變化,都是地理基礎知識的不同演繹和遷移,綜合試題也是在基礎之上的綜合。如果基礎知識不扎實,就很容易在考試過程中失分。對基礎知識進行全面復習的第一階段,一定要特別重視,力爭吃透每個知識點。復習時要注意:一是復習目標細化;二是把所學的知識條理化,先精細梳理教材知識點,明確各章節內容的重點、難點、考點,再利用思維導圖,把知識點串成線,形成比較全面、完整的知識、能力體系。重視地圖的重要作用,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它與文字是相輔相成的。掌握了圖像知識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內容,復習過程中一定要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結合地圖去記憶、復習,盡量將所有知識點落實到地圖上去。這樣,不僅便于理解、記憶,建立空間概念,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還能切實提高解題能力。(記者曾聰虹陳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