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永安市洪田鎮貴湖村,群山連綿起伏,層林泛起碧波。位于箭豐巖的146畝杉木林,地處長深高速沿線一重山,經第三方評估后,永安市生態文明建設志愿者協會出資685044元,從林農手里對杉木林進行贖買。
這是永安持續深化林改、在全省率先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的一次探索與實踐。“作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策源地,林改是永安閃亮的名片。通過建立生態效益補償機制,我們實現了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有效解決了區位林保護與林農利益的矛盾。”永安市林業局局長梅金貴說。
商品林贖買讓林農得利、生態得綠。永安市與福建省林科院合作,對被贖買后的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實施近自然改造,在撫育間伐后,林下補值閩楠、鄂西紅豆樹、紅錐等鄉土珍貴用材樹種。在培育大徑材的同時,增加生物多樣性,提高林分質量,改善提升森林生態和景觀功能。
敢為人先,改革蹚新路。永安市這一做法被國家發改委列為新型城鎮化18條典型經驗之一,并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鼓勵地方在重點生態區位推行商品林贖買制度”。目前,永安市共籌集贖買資金1.24億元,完成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4.57萬畝,完成林分質量提升改造4290畝。
永安市頻出新招持續深化林改。“永安充分發揮中林(三明)、永林股份等國有林業企業優勢,大膽創新林票制度,通過采取所有權不變、經營權合作、收益權共享的做法,引導村集體和林業經營大戶與國有企業開展合作經營。”梅金貴說。
為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2021年3月25日,永安市林業局與中國碳匯控股有限公司簽約,交易國際核證碳減排標準(VCS)林業碳匯減排量。碳匯交易,讓永安市林業碳匯工作步入實質性階段。永安市林業局已完成國際核證碳減排標準(VCS)林業碳匯項目第一、二個監測期55萬噸碳匯減排量,以及后兩個監測期間產生的碳匯減排量交易。林票加碳票,青山變“金山”。
如何讓綠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銀山成色更足?
永安市持續推進金融資金回購天然林試點改革,創新推出“福益貸”金融產品。目前已覆蓋3個鄉鎮、4個試點村,發放貸款160.685萬元,回購天然商品林面積2075畝。
永安市在“保護”與“發展”中尋求平衡之道,將黨建與深化林改深度融合。永安市林業局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以機關第三黨支部、國有林場黨支部為主體,全力推進造林綠化工程,在確保各類跡地及時更新的基礎上,實施高質量造林綠化,強化戰略性森林資源培育。
一根竹子富了一方百姓。永安市林業局以機關第二黨支部為主體,致力推廣生態高效經營技術,提高竹山效益,高質量建設竹林豐產示范基地42萬畝,平均畝產值超1800元,最高畝產值達到10250元。去年,永安市竹山產值10.5億元,人均竹山收入7000元。
人與青山兩不負。永安市不斷加快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步伐。2021年,全市實現林竹產業總產值223.1億元,綠水青山流金淌銀,森林資源成為不斷增值的“綠色銀行”。(通訊員 魏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