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夏日里的永安竹海,茂密蒼翠,竹韻悠悠,萬竿翠竹,迎風傲立。
地處福建省中西部的永安市是國內知名的筍竹之鄉,竹資源豐富,竹林面積102萬畝,農民人均竹林面積6.7畝,居全國第一。
資源雖然豐富,挑戰卻也不少。近年來,永安市堅持把二產作為竹產業的龍頭,大力發展竹深加工產業,但由于大環境的變化,永安竹產業傳統的竹家具、竹集裝箱底板等優勢產品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一些企業遭遇挫折。
困難面前,唯有求索。連日來,記者深入永安市多家竹產業相關企業,了解他們在困境中的探索與實踐。
危中尋機,柳暗花明。目前,永安市年均消耗4500萬根毛竹,永安現有筍竹企業166家,已打造了20個系列400多個品種的筍竹產品,形成了以竹工程板材、普竹板為主,竹香芯和竹機制炭為輔的竹產業優勢集群,實現了“全竹利用”。2022年,永安市實現竹業產值97.8億元。今年上半年,永安市竹產業產值64.1億元,同比增長11.3%。
從集裝箱到車廂
同樣一塊板材,是鋼材的堅固,還是竹子的堅固?
“從現在的技術來看,作為車廂底板,當然是竹子!”走進地處永安市小陶鎮的長坂工業開發區,福建省八一村永慶竹木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先豪指著一塊竹木混合輕體板驕傲地說,“你看,這種竹木混合輕體板能夠在公交車上代替車廂原有鋼制的底板,達到高密度、高強度,而且這種輕體板成本更低,使用壽命更長。”
由于強度更高,成本更低,今年,企業這款新研發竹木混合輕體板十分搶手,銷往歐美等國家,目前處于供不應求狀態。
這對徐先豪而言,竹木混合輕體板的“出圈”,是企業轉型邁出的重要一步。
此前,八一永慶生產的產品主要集中在集裝箱底板。1973年,19歲的徐先豪來到永安成為一名竹篾匠,從此與永安結緣,也因此見證了竹產業的“蝶變”。1990年,徐先豪將目光聚焦到竹膠板上,他成為全國生產竹膠板“第一人”,并成功將竹膠板在北京、山東、山西、河北、天津、上海等地鋪開。2007年,徐先豪在永安市小陶鎮創辦了福建省八一村永慶竹木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很快,八一永慶成長為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其生產的“永慶牌”竹木、集裝箱地板等系列產品是福建省名牌產品。八一永慶通過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竹產業,建立竹材基地及竹料加工基地100多個,投資控股生產竹制集裝箱地板企業5家。八一永慶與集裝箱制造商巨頭中集集團、勝獅能源裝備、東方國際、中鐵集團、中南集團、萬榮集團等客戶保持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公司還連續3年獲評中集集團優秀供應商。
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間,各國集裝箱需求暴增,集裝箱價格飛漲,出現海運集裝箱“一箱難求”的局面。全球96%的集裝箱是中國制造,八一永慶作為中集集團的供應商,也收獲了大量訂單。
“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面對訂單,八一永慶選擇了多條腿走路。徐先豪帶著團隊提前對企業短期、長期發展進行新的規劃。同時,通過與南京林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福建農林大學、中國林業科學院生化研究所建立產學研合作,研發竹木混合輕體板等裝備用板,這些裝備用板能廣泛運用于火車、輪船、城市公交車、城市周轉車等領域。產品研發成功,由此也打破了八一永慶對竹木混合集裝箱底板的依賴,實現多功能各種裝備用板研創投產和市場開發。
從集裝箱到車廂,竹子可以取代不可再生的鋼材,同樣也可以取代難以降解的塑料和幾十年才能長大的木頭。這些年,永安全力以赴推動竹產業發展,轉型升級之路一步一個腳印,扎實而有力,做到“以竹代鋼”“以竹代塑”“以竹勝木”。
從家具到家居
“過去,大家一提到永安竹產業,就會想到永安的竹家具,其實永安也生產竹茶具等小件的竹家居制品。”福建節節通竹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明強坦言,為了擴大消費者對永安竹家居產品的認識,我們搭建了線上銷售網絡,現在我們公司的竹家居產品國內線上銷售額每月達到20萬元至30萬元,時常登頂同品類商品銷售榜第一名。
福建節節通竹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此前致力研發竹辦公家具、酒店竹家具定制、新中式竹家具,是中國竹具品牌聯盟執行主席單位、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竹工藝專業委員會委員單位。產品曾獲2017中國上海國際竹產業博覽會優質產品金獎、2018國際(永安)竹具博覽會優秀設計金獎等多項榮譽。
許明強是一名退伍軍人,回永安創業多年,事業做得風生水起。看中竹產業快速發展的無限商機,許明強通過借力國際(永安)竹具設計大賽平臺,將大賽產品迅速推向市場,遠銷東南亞、中東、大洋洲、歐洲等地。他們的竹辦公家具還被國際竹藤中心相中,“住進”國際竹藤中心的外國專家辦公室,山區竹子首次登上國際舞臺。
“竹家具是大件,竹家居產品相對較小,但舞臺卻不小。”2022年初,節節通在市場調查中發現,竹家具在國外市場吃香,竹家居產品也備受外國客戶的青睞。于是,許明強決定向竹家居產品進軍。去年夏天,許明強萌生了組建線上銷售人才團隊的想法,這一想法,得到許明強兒子許少仲的支持。許少仲是一名海歸,畢業于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對電商銷售產生濃厚的興趣。數年國外生活經歷,也讓許少仲能獲取第一手外國消費者生活習慣、消費觀念等信息、數據。
父子齊上陣。2022年9月,許明強、許少仲帶領8人電商銷售團隊,在抖音、小紅書、拼多多、淘寶、微拍堂等電商平臺注冊賬號,展示、推廣竹紙巾盒、竹置物架、竹茶具等竹家居用品。
今年3月、6月,在永安市工信局的組織下,福建節節通竹具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竹企業代表前往福州、廈門,分別參加了2023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春季)、2023中國(廈門)國際跨境電商展覽會。兩次參展,對于許明強、許少仲來說,收獲頗豐,不僅打開了視野,而且結識了不少竹家居客戶,并現場訂購了竹家居產品,還與一些專業的跨境電商團隊達成了合作,攜手幫助永安的竹產品出海。
借船出海。為了打開電商銷售市場,福建節節通竹具科技有限公司選擇與廈門、深圳、寧波等地的跨境電商企業攜手合作,拓展市場。經過市場調研,他們發現竹馬桶凳、寵物竹制品很受外國人的歡迎。于是福建節節通竹具科技有限公司和跨境電商企業聯手研發針對歐美亞馬遜的竹產品,雙方共同開發的竹馬桶凳于上月進入了亞馬遜同類產品銷量排行榜前10名。
“做好產品才能讓永安的竹制品走出去,但好產品的誕生離不開工廠和專業跨境電商團隊的精誠合作。”許少仲深有感觸地說,工廠在研發產品的同時,一定要及時結合跨境電商團隊針對當下市場環境給出的調研報告,這樣才能把握市場的風向標,開發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讓永安的竹制品受到更多國外消費者的喜愛。
走進福建節節通竹具科技有限公司的直播拍攝辦公室,室內擺放著古香古色的竹食盒、竹茶杯博古架、竹茶盤、竹果盤等竹家居制品,企業主播正在回復粉絲的提問,攝像師正聚精會神地調整鏡頭。
“為了增加竹家居產品的網上曝光率,我們團隊每周進行3場直播,每次4小時。”許少仲介紹,今年6月,公司的高山楠竹茶杯博古架銷量在抖音平臺茶杯置物架爆款榜排名第一。
“以前,電商銷售渠道對于永安10家生產竹家具、竹家居制品的企業來說,一直是個空白,想嘗試,卻止步于資金和銷售人才的限制,如今,我們公司建好的電商銷售渠道可以與其他企業共享,希望大家‘抱團’發展。”許明強說,今后也希望政府能進一步精準地幫扶永安竹家居生產企業打開電商銷售渠道。
在全球貿易的新形勢下,永安市積極引導竹企業發展跨境電商。截至目前,通過亞馬遜等跨境電商平臺銷售各類竹產品達2000多種,幾乎涵蓋了目前竹產業產品的主要類型,產品遠銷多個國家和地區。
從人工到智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竹產業對勞動力的依賴程度相對更高,要想轉型發展,離不開竹機械加工設備的應用。
“去年8月以來,我們自主研發的竹條選色機升級版正式投入市場,效果非常好,不斷接到訂單。”福建省邁為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段嘉誠自豪地說,竹條選色機就是一個機器人,運用AI視覺等智能技術,能自動檢測識別竹條缺陷,能抵抗場地粉塵干擾,節省人力成本。
福建省邁為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是永安借助竹博會平臺招引來的“鳳凰”,是一家專注于研發生產竹行業自動化設備的企業。
目前,國內生產竹條選色設備的企業僅2家。雖然這家公司成立時間不長,于2021年5月成立,員工不多,卻已經取得了19項專利。
段嘉誠是三明莘口人,1989年出生,大學畢業后,他一直從事竹木加工液壓控制自動化設備的研發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段嘉誠發現,在竹制品加工行業,竹條作為大部分竹制品的初始原料,制作過程復雜且生產過程存在較多問題。尤其是竹條選色工序,完全靠人的肉眼識別,加上竹條種類多,又是非標品,沒有統一的市場標準,選色工作費時費力,難度極大。于是,段嘉誠萌生了設計一款機器代替人工進行竹條選色的想法。
吃住在廠,經過了無數次的數據采集、無數次的選色實驗……段嘉誠鉚足了勁闖過一道道難關,終于研發出竹條選色機,并申請、注冊了專利。
科技就是生產力,原本需要4名工人才能做好的竹條選色工序,現在一臺竹條選色機就能完成,每條生產線每年直接節省不低于10萬元的人力成本。很快,段嘉誠研發的竹條選色機得到竹加工行業客戶的認可。短短時間,段嘉誠與合作伙伴共售出200余臺竹條選色機,并不斷通過對設備的改造升級,實現遠程操作,贏得了業內好口碑。
“過一段時間,我們研發的精刨竹條初選機即將投入市場,這臺機器可以挑選竹條的厚度和色彩的飽滿度,更加智能。”段嘉誠說。
科技賦能,為永安市竹產業插上強勁的翅膀。近年來,永安市持續完善竹產業鏈條,加快竹產業集聚,把竹產業建成生態產業、富民產業,先后榮獲中國林業改革與發展示范區、國家竹產業科技示范園區、國家竹精深加工特色產業基地、國家永安竹制品產業示范園區等稱號。
如今,在永安,一根毛竹,從頭到尾,從里到外,實現了“七十二變”。例如,在永安市辰烯竹制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根根圓竹經過機器的精準破解,瞬間分成了一片片等寬竹板,又被拼接成一張張精致的竹制蛋卷桌。從竹餐具到竹茶具,從竹桌椅到竹地板……更多的竹家居產品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竹也從過去的初加工升級為現在的深加工,主攻二產、拓展三產、帶動一產。目前,永安已建設竹林高效示范基地42萬畝,最高畝產值達到10250元;建立竹種資源基因庫,建成3個竹種基地,其中萬竹山公園竹種達371個。
深耕竹產業鏈條大有可為。“為了延伸產業鏈,經過市場調查,我們計劃進行竹筍加工和竹葉黃酮提取,將竹筍變成伴手禮。”徐先豪說,努力開拓竹產業從物理應用向生物化學、工業化學應用的資源高效利用。(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通訊員 林丹 余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