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天寶巖保護區再添生態研究新成果!由福建省永安天寶巖管理局編著、福建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永安天寶巖菌物圖鑒》于近日正式發行。這本凝聚了科研人員一年多心血的菌物圖鑒,系統記錄了天寶巖保護區豐富的菌類資源,并以6個新物種的發表刷新了國內菌物種類的紀錄。
為加強資源本底調查,永安天寶巖管理局組織專業團隊深入天寶巖保護區,開展了為期一年多的菌物資源調查。工作人員踏遍山林,拍攝數萬張菌物照片,采集并寄送3466份大型真菌標本至專業機構鑒定。經過科學整理,截至今年1月,天寶巖菌物資源達29目106科270屬787種。其中,新發表的物種6種,包括天寶巖裸腳傘、綠黃紅菇、小銅綠球蓋菇、近皺環球蓋菇、中華綠腳絲膜菌和天寶巖絲膜菌。
“這些新物種的發現,證明了天寶巖作為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的獨特價值。”保護區項目負責人表示,目前仍有部分疑似新物種正在進一步研究中。
《永安天寶巖菌物圖鑒》圖文并茂,詳細介紹了620種菌物,并以精美照片展示167種特色菌類。該書特別注釋了天寶巖以紅菇科、牛肝菌科、粉褶蕈科為主的區域特色,成為全國地方性菌物圖鑒中介紹菌物種類最多的“百科全書”。“這本書不僅是科研工具,更是生態科普的窗口。”福建美術出版社編輯介紹,該圖鑒的出版為菌物學研究者和愛好者提供了珍貴的地方性參考。
此前,天寶巖保護區已出版《永安天寶巖鳥類圖鑒》《永安天寶巖蝴蝶圖鑒》,從鳥類到蝴蝶再到菌物,保護區生態“家底”持續擴容。此次菌物圖鑒的問世,進一步完善了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數據庫。“菌物是生態系統的重要分解者,它們的多樣性直接反映了區域生態的健康發展。”永安天寶巖管理局局長陳瑩表示,將持續推進生態資源調查,為生態保護提供更多的科學依據。
永安記者站 黃中泉 通訊員 池承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