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 今年物價或現整體抬頭趨勢
多位專家表示,2017年豬肉價格有望迎來上行周期,加上PPI的傳導效應,物價整體或出現抬頭的趨勢。
社科院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預測,2017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CPI漲幅分別為2.0%、2.2%、2.3%和2.4%,呈現逐季上漲的發展態勢,2017年全年CPI為2.2%,比2016年略微增加0.2個百分點,依然處于溫和上漲階段;PPI分別為0.9%、1.5%、1.9%和2.2%,2017年全年PPI為1.6%,比2016年增加3.7個百分點,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由負轉正,通脹壓力逐漸顯現。
連平認為,2017年一季度豬肉價格下行周期可能結束,之后有所回升。由于生豬存欄量處于3.68萬頭的低位,大宗商品價格上升帶動豬糧價格上升,豬肉價格在2017年將迎來上行周期。受供需因素和投機行為的影響,目前部分地區豬肉價格已經出現大漲。冬季臨近天氣變冷影響蔬菜生產種植,年末消費旺季到來,蔬菜、水果、肉類以及水產品價格都可能上漲。前期市場流動性保持充裕對CPI形成支撐,大宗商品和原油價格上升,工業產品價格回升,工業領域產品價格上漲逐漸傳導至消費端,帶動核心CPI上升,形成物價上行周期。由于宏觀經濟緩中趨穩,貨幣政策基調擬為穩健中性,相關政策在穩增長的同時更加重視結構性改革,不會輕易采取過度刺激舉措。在供求關系和投機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部分供需偏緊的食品價格可能出現快速上漲。預計未來CPI同比漲幅小幅上漲。
也有專家認為2017年的通脹壓力并不明顯。中國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表示,2017年社會總供給大于總需求的狀況沒有改變,物價缺乏大幅上漲的基礎。從居民消費價格來看,勞動力成本上漲會推動服務價格上漲,豬肉價格高位企穩,蔬菜、鮮果等食品價格受天氣等因素影響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從工業品價格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大幅反彈的動能不足,我國產能過剩問題仍比較突出,價格難以持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