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經濟政策,安倍稱“越是看不清前路的時候,越不能動搖”,強調將繼續維持金融寬松及積極財政等“安倍經濟學”的固有政策。
但是,聲勢浩大的“安倍經濟學”折騰了5年,連擺脫通縮、物價上升2%的目標都還差得很遠。安倍要想改變日本,恐怕首先得改變改變自己。
文章分析指出,安倍二度執政之初,就高喊要改變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的“同工不同酬”問題,可是5年過去了,不僅非正式員工的待遇未得到改善,更多正式員工還被拋入了非正式員工隊伍。現在,日本非正式員工已經接近勞動者總數的一半,堪稱世界奇觀。
養老金問題也是如此。在職員工的社保負擔越來越重,已經占到收入的30%左右,但是退休者的養老水平卻逐年滑坡。錢到哪去了?搞了“國防建設”!
此次新年記者會上,安倍又針對修憲強調“今年是日本戰后憲法施行70周年,下個70年正是創造新國家的時候”,表現出加快修憲步伐的強烈意愿。
可是,這種恢復“日本榮光”的復古論調,真是日本適應世界形勢激變應有的態度嗎?況且,是否修憲應該由全民決定,而現在安倍連黨內反對聲音都容不下,更別說聽取國民意見。
文章隨后指出,再看安倍對天皇生前退位意向的表態:“不要讓這件事成為政治斗爭的工具。”天皇生前退位問題,是關系到日本法律、皇室及社會方方面面的重大問題,廣泛的討論十分必要。
為了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將其它意見統統戴上“政爭”的帽子,安倍恐怕是自己將天皇生前退位問題當成了“政治斗爭的工具”。
文章最后指出,一方面高喊做出改變來對應“激變的一年”,一方面死守著修憲強軍等右翼主張不放,這種“改變”只能是唱高調。
在經濟不振、民生凋敝的形勢下,安倍政府不想著實實在在改善國民生活,卻變著法子弄“正常國家”,恐怕只會讓日本離世界新潮流越來越遠。一旦國民憤怒達到臨界點,安倍恐怕將迎來又一次“雞年激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