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記者從泉州紡織服裝職業學院獲悉,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評選結果于日前揭曉,該學院副院長關繼東教授主編的《林業有害生物控制技術(第二版)》國家規劃教材被國家教材委員會評為首屆國家級優秀教材獎。
據悉,該教材第二版在原有全國林業行業規劃教材和遼寧省高等學校精品教材基礎之上,力求打造出一部充分反映我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發展新成就的、充分體現職業要求和工作任務的、適于產教結合模式的“教學做”一體化的國家級精品教材。
該教材接軌行業發展新趨勢,國內首部以《林業有害生物控制技術》冠名,編寫體例和內容體系均具有獨創性。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高校和中職的林業專業課程體系中,教材名稱一直稱謂《森林病蟲害防治》,2005年以來,森林病蟲防治方針和戰略已向林業有害生物可持續治理轉變,職業教育的教材必須與行業發展的新趨勢接軌而做相應變革。該教材的編寫體例和內容體系直至目前在其他同類教材中具有獨創性。教材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導向,構建模塊化、項目化教材結構體系,具有鮮明的職業教育類型特點。
據了解,在該教材通過行業調查和職業崗位分析,根據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的有害生物識別診斷、調查、測報、防治四大職業功能,將教材設計為上下兩篇,上篇由6個學習項目和18項學習任務構成,使學生掌握從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可在教室和實訓室完成;下篇由13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典型工作任務綜合實訓模塊構成,可通過校外實訓基地的綜合實訓和實習單位的頂崗實習完成,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增強崗位適應性,實現了由傳授知識為主向職業能力培養的轉變。
該教材內容對接有害生物防治的新理念、新技術和新管理模式,有機融入職業資格標準和技術規范,充分反映林業有害生物控制領域新發展水平。為充分反映該領域最新成果,編寫人員通過到森防機構、林場、林業站調研,詳細查閱最近5年來的科技期刊60多種,吸收行業標準和政策法規30多部。把新的林業有害生物控制的方針策略、有害生物可持續治理的新理論、新模式、新技術等融入防治原理和典型工作任務中。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的職業資格標準貫穿整部教材。使教材與林業生產實際接軌,體現先進性和實用性。
此外,該教材呈現形式理實一體,圖文并茂,教學輔助資源豐富,便于學生自主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產業文化素質。全書有彩色插頁8版,書內插圖168幅,表格98幅,另有題圖6幅,提供輔助教育資源和實踐參考資料目錄85條,教學輔助資源豐富,方便自主學習和產業文化的形成。(記者 蘭良增 通訊員 盧允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爭春時 趕訂單2025-02-13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