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石獅市豬肉零售價格每斤在11元左右;今年5月,漲至16元左右,排骨價格最高超28元;業內人士分析稱,受國內生豬存欄數不足影響,供求關系決定市場價格
“‘豬周期’又來了”、“豬肉價格創歷史新高”……隨著天氣轉暖,蔬菜價格下來了,但豬肉價格仍在高位運行,國內各地的豬肉價格“漲聲一片”,石獅市民也感覺菜籃子變沉了。原因何在?豬肉高價是否會長期持續?為此,記者進行了一番采訪調查。
豬肉價格
去年來一直“飛”
“今天排骨一斤27.9元,還算降了點,前兩天賣28.9元。”在玉湖菜市場,一豬肉商家銷售人員向記者介紹說。記者在該商家價目牌上看到,當日精瘦肉價格為17.9元、腿肉價格為15.9元。
5月19日下午,記者還走訪了福輝綜合菜市場和中心農貿市場,排骨、精瘦肉價格分別為25.9元、15.9元和28元、18元;記者走訪的一家超市豬肉價格則相對低一些,分別為25元和14元。“個體戶一般會在下午調低價格,但公司制的商家其價格則相對一致。”業內人士介紹說。
上述數據僅是昨日數據,而來自市經濟局的通過本報每周發布的《石獅市民生價格信息價比三家》數據則更有說服力。記者查詢相關數據并進行對比后發現,一年來豬肉價格持續爬升——
以中心農貿市場為例,去年5月10日豬瘦肉、豬腿肉零售價格采價數據分別為11-13元、10-11元,而今年5月13日采價數據為17元、15元。去年10月30日排骨零售價采價數據為20至25元每斤,而今年5月13日采價數據最高達到28元每斤。
民眾反映
菜籃子變“重”了
走訪中,記者在幾家菜市場發現,因豬肉價格高企,多少還是影響到了民眾選購豬肉的欲望。昨日下午4時許,各菜市場的肉檔依然還有不少余貨,特別是排骨,家家都極力推薦。
“這價格是慢慢漲上來的,若不縱向比較,其實感覺不出來,該吃還得吃。”在中心農貿市場的一位消費者向記者表示。不過,常到市場的楊大媽則對價格比較敏感,“看著豬肉價格一路漲上來,現在就少買點,或者買別的肉。”
其實,早在去年8月份,本報就曾關注豬肉、海鮮這兩大“餐桌主角”的價格情況。豬肉價格節節攀升、海鮮價格持續下降,有消費者感嘆:“吃海鮮比吃豬肉劃算!”
業內分析
豬價再陷“豬周期”
對于目前豬肉價格高企的狀況,市經濟局、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有關負責人的看法一致:我市的豬肉零售價格走勢與國內各地一樣,受生豬存欄數減少影響,供求關系決定了市場價格。“有價格就容易跟風養,沒價格就少人養,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輪這樣的‘豬周期’!”
石獅的豬肉來源均為外批,受全省及省外供給的影響極大。據了解,自2014年以來,國內生豬存欄量以及能繁母豬持續下降。農業部4000個生豬監測點數據顯示,至今年2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無論是環比還是同比均呈29個月持續下降態勢,為近五年來的最低點。同時,生豬存欄雖然在去年三季度略呈回升態勢,但去年末起再次進入下跌空間,當前全國生豬總體供給量處于較低時期。
不過也有資訊顯示,由于夏季天氣炎熱,向來是豬肉消費的淡季,隨著消費量的減少,豬肉價格有望在七八月份企穩。接下來,暴漲的可能性較小,但大幅回落的概率也不高。(記者 林恩炳 張澤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