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獻禮建黨百年共享發展成果”石獅市百億惠民項目集中開竣工儀式舉行。余志偉、上官躍進、林自育、林天虎、陳元生等市四套班子領導,市直有關部門、各鎮(街道)、高新區、市屬國企集團負責人等參加儀式。
市領導一行先后參加在錦尚外線舉行的道路提升項目集中竣工儀式;在軍事主題公園舉行的公園、綠化提升項目集中竣工儀式;石湖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竣工儀式;在石獅市應急水源工程舉行的水環境提升項目集中竣工儀式;在石獅市第六實驗幼兒園舉行的教育提升項目集中竣工儀式。
以錦尚外線為代表的石獅市道路提升項目集中竣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以來,我市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進程加快推進,一條條景觀大道相繼建成,一個個網紅打卡點接連誕生,峽谷旅游路、紅塔灣旅游路、石獅“小鐮倉”、共富路、錦江外線,充分展示了石獅交通事業的蓬勃發展,展示了美麗海岸線的獨特魅力,展示了石獅城市建設的生機活力。錦尚外線的順利建成,是石獅成功推進一個又一個道路重點項目建設的縮影。據悉,錦尚外線路線起點沿海大通道鴻山段,沿錦尚海岸線,向南延伸順接紅塔灣旅游路,路線全長6.2公里,按城市主干道標準設計,雙向六車道,項目總投資8.6億元。錦尚外線的建成有利于推進國道G228線石獅段提級改造,有利于華錦港及部隊的對外通行,有利于促進我市濱海旅游發展,是我市又一條風景優美、暢通便捷的濱海旅游景觀大道。
以石獅市軍事主題公園(一期)為代表的石獅市公園、綠化提升項目集中竣工。2020年以來,我市通過開展“城市雙修”、生態連綿帶建設以及“城市提質年”“城鄉建設品質提升”等一系列活動,大力度推進城市公園綠化項目建設,累計實施項目24個,總投資8.94億元,建成各類公園8個,新增綠化面積130萬平方米,城市景觀風貌品質得到顯著提高。城市“顏值、氣質”持續提升,造就了一批“網紅打卡點”,也為市民休閑、娛樂、健身、夜游提供了好去處,使得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攀升。此次竣工的軍事主題公園規劃總占地面積約1732畝,一期工程投資3000萬元,目前已完工。該項目以修復生態為主,保護現有防風林,利用現狀機耕路,融入軍事元素,打造一處具有軍事歷史典藏、軍民融合、愛國主義教育的特色海軍公園,為我市十里黃金海岸增添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同時竣工的還有紅塔灣海岸公園等9個項目。
泉州石湖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竣工。泉州石湖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于2019年底獲海關總署、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四部委聯合批準設立,是泉州市首個B型保稅物流中心。項目總投資7.27億元,占地255畝,規劃有9棟倉庫、堆場以及綜合樓等。其中,項目一期投資3.5億元,建成1至5號倉庫、綜合樓等,倉儲面積達5.2萬平方米。在項目建設攻堅過程中,我市通過倒排工期、科學優化施工流程,將項目從原計劃14個月的工期縮短至4個多月基本建成,并于今年2月3日順利通過四部委聯合驗收,創造了新的“石獅速度”。泉州石湖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成后,主要有“區內保稅”和“入區退稅”功能,即:境外貨物進入區內,海關將給予保稅;出口貨物進入區內,將視同出口提前退稅。外貿企業可在區內開展保稅存儲、流通性簡單加工,以及全球采購和分撥、配送、轉口貿易等相關業務。目前,B保中心運營招商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開展中,已有速賣通、蝦皮兩大平臺確定落地跨境電商分撥中心;另有順豐速遞集團、浙江國儲、美佳爽、閩南水產、華貿物流等多家企業意向入駐開展業務。
石獅市水環境提升項目集中竣工儀式在石獅市應急水源工程現場舉行。我市從2017年開始籌劃應急水源工程,該項目占地971.8畝,總投資為3.6846億元,主要建設內容為奈清水庫和蓮湖水庫整治擴容、奈清水庫至赤湖水庫連通管道和輸水隧洞、引水一二期管道連通以及水庫配套設施建設等。經過2年多施工建設,于6月30日竣工通水。此次儀式,我市還篩選2020年以來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0個水環境治理提升項目,整體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8646億元,建設內容涵蓋河道治理、水源保障、防洪排澇、雨污水管網等方面。近年來通過開展一系列水環境治理項目建設,我市城鄉供水應急得到保障、河道水環境得到改善、城市排澇能力得到提升、生活污水收集力得到增強,有效推進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石獅市教育項目集中開竣工儀式在石獅市第六實驗幼兒園舉行。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圍繞“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優質均衡”的發展目標,著力補齊教育短板,比拼民生強度,2018年以來,投入近20億建設教育項目66個。此次集中竣工儀式項目包括:市第六實驗幼兒園、第四實驗幼兒園、瓊林中心幼兒園、龍淵中心幼兒園、錦林中心幼兒園、錦塘中心幼兒園等6個幼兒園,信義實驗小學、泉州師院附屬小學石獅校區擴建工程等2個小學,以及蚶江中學改擴建工程、進修學校新校區等2個項目,總投資4個多億,今年增加幼兒園學位2970個、小學學位1500個、中學學位300個,標志著我市教育事業朝著“優質均衡”目標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將進一步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惠及廣大群眾。(記者許小雄康清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