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建設“品質泉州”,實施“聚城暢通”工程,建設居者自豪、來者依戀、聞者向往的圓夢之城、幸福之城。提升城鄉建設品質、擁抱泉州環灣發展,主動融入泉廈漳都市圈、拓展市場發展空間,石獅始終積極作為。
向外拓空間,既是戰略上的主動選擇,也是現實短板的倒逼。當前,石獅全市土地開發強度大、不可再生資源有限,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向外拓展空間,跳出石獅發展石獅,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資源要素支撐,推動城市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超越。
因此,石獅緊抓外部發展機遇,主動對接泉州空間規劃,融入泉州“一灣兩江四岸”山水格局,推動城市東進北拓,把環灣片區、城北片區策劃打造為泉州環灣城市副中心。同時,以高速、高鐵、港口碼頭等一批重大交通設施建設為抓手,推進石獅環灣向海、融泉接廈。
大手筆動作,已經逐步落地。
泉州一重環灣快速路石獅連接線二期,目前已完成約40%的工程量,待后期晉新路至石獅段全部打通后,整條一重環灣快速路即可閉環貫通,串聯起泉州環灣沿線各城市組團,也加速石獅向灣發展步伐;泉州二重環灣快速路匝道工程(獅城大道至晉江)9月29日正式進場動工,外西環路高鐵連接線也在同一天開標,這兩個項目的建設將讓石獅在高架、地面兩線無縫對接在建中的高鐵泉州南站;福廈高鐵石獅段,海上工程已完成85%工程量,10月8日起開始無砟軌道的施工,橋面附屬設施全面推進;福廈高速公路彭田出入口工程目前也同步加速前期工作。
除了陸路外通要道,“絲路海運”的成績同樣可圈可點。石湖港5#、6#2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以及華錦碼頭4#泊位擴建有序推進,泉州港石獅航運中心等港后配套加速建設;交通港口等部門正著力推動石獅港區與廈門港形成外貿“區域組合港”,為大泉州開辟“直進直出”通道;同步研究出臺“B保”支持政策,鞏固拓展、培育壯大外貿航線,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這些重大外通項目的建成,將讓石獅成為區域聯結的重要節點,助力讓開拓海內外市場的優勢得到凸顯。
對內提品質,瞄準的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來,石獅既推大手筆、也下繡花功,通過繪海描城、美化生態,打造宜居環境,讓城市建設有“面子”也有“里子”。“無論是交通疏脈絡、景觀提品質還是完善公共服務配套,我們一直堅持城鄉一體、‘山海城’聯動發展,撐開城市格局、完善城鄉功能、作優城市環境。”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按照建設“品質泉州”新目標,當下,石獅正以“5510”項目攻堅比拼為抓手,實施位于服裝城和市政府周邊的5大片區改造,著力建設高品位的商業文化中心和城市綜合體。同時,圍繞完善城市功能,持續推進城市雙修,結合片區改造打通“斷頭路”,理順交通微循環;結合生態連綿帶打造,推動景觀風貌上水平。此外,按照“三年城鄉面貌有更明顯的變化”目標,推進城鄉人居環境專項整治,今年將新建“口袋公園”30個,改造老舊小區44個,建設“無裸房示范鎮”2個、“無裸房示范村”5個。
以泉州十三次黨代會、石獅八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引,著力打造親山親水、宜居宜業的濱海新城,石獅已全新啟航。(記者康清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