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學期是“雙減”背景下的第一個學期,如何做好課后服務,成了廣大家長和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早在2018年,石獅市出臺了《石獅市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實施方案》,按照“政府主導、學校自主、學生自愿、社會參與”的原則,全域啟動小學課后服務工作,做到自愿參加全面覆蓋。2019年進一步修訂該方案,建立財政補貼和家長分擔的經費保障機制,促進課后服務持續有序開展。經過三年的積極探索,“課后服務”逐漸成為石獅教育綜合改革的一張新名片,讓眾多學生及其家長從中受益。
近6萬名小學生樂享課后服務
傍晚5點,走進石獅市實驗中學附屬小學,只見操場上孩子們奔跑嬉戲,籃球場上孩子們嫻熟運球,音樂室里孩子們齊聲高唱,舞蹈室里孩子們翩翩起舞,美術室里孩子們認真繪畫……笑聲灑滿了整個校園。
該校校長紀清俊說:“課后服務可以讓學生們在放學后有一個安全的場所去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還解決了很多家長接送難的問題,在‘雙減’政策下,我們開展五大類55個小項興趣班活動,同時,通過課后常規看護,指導孩子閱讀或者輔導作業。”
據了解,作為先行試點學校,從2011年開始,石獅市實驗中學附屬小學就開始實行彈性離校制度,創建“四點半課堂”,有效解決了家長無法及時接送學生,以及大量學生集中離校造成交通擁堵的問題。2013年,學校創辦學生自助餐廳,近90%的學生在學校午托用餐。下午4點半至6點半,學校不僅提供看管、課業輔導,同時開展聲樂、舞蹈、武術、乒乓球等多種興趣班和體育活動。此外,學校還為參與課后服務的教職工及家屬提供晚餐服務。
學校開展課后服務工作得到廣大家長的歡迎,家長們紛紛為孩子報名參加。“學校的課后服務非常好,一方面方便了家長接送,另一方面增添了孩子們的課后樂趣,讓孩子們有體育鍛煉的時間。”該校學生家長說。
記者在石獅市教育局采訪時了解到,通過每年一次的課后服務經驗交流活動,實驗中學附小的課后服務模式和其他學校的一些典型經驗在石獅全市各校得到推廣,目前全市所有小學均開展課后服務工作,深受家長和學生的歡迎,今年秋季學期自愿參與課后服務的小學生高達5.95萬人,占全市小學生總數的87%。
“2+N”模式助力“雙減”工作
記者了解到,石獅市小學課后服務工作主要采取“2+N”模式實施課后服務:“2”是指每天提供作業輔導、學生自主閱讀或體育活動兩項基本看護服務;“N”是指各校結合辦學特色和師資力量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個性特長,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社團及城鄉學校少年宮活動等。在服務時間上,小學課后服務保障學習日“5+2”:每周一至周五5天,每天至少開展2小時課后服務。具體為上午放學起至下午上學前的午間課后服務(含午餐和午休托管服務等);下午放學起至正常下班時間結束后的下午課后服務;對確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延時托管服務。
為了做好秋季新學期課后服務,石獅市教育局在8月中旬就提前作了部署,明確“雙減”背景下的課后服務不僅僅是解決家長“接送難”的問題,更是要提升課后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和實現學生全面發展,要求各校結合實際制定“一校一案”,推出特色化、菜單式服務項目供家長進行個性化的需求選擇。
石獅市教育局初教負責人洪文件表示,推進課后服務是支撐實現“雙減”工作目標的重要舉措,是彰顯學校辦學特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石獅正根據上級的政策和指導意見,完善出臺義務教育階段課后服務工作新方案,創新學校課后服務新模式,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以實實在在的課后服務真正助力“雙減”和“五項管理”工作的落地落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爭春時 趕訂單2025-02-13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