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要始終創新求變,才能立于時代潮頭。回去后,我要重點抓好學習成果轉化,加快補齊公司治理體系的短板弱項,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把人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出來。”11月30日晚,2021石獅·鹽池中小微企業運營管理一期研修班結業,融鹽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牛鵬的這一心得分享,說出了此番來石31位企業家的共同心聲。
石獅、鹽池,一個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一個則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相距2200多公里的兩座城,因為“閩寧協作”而結緣。在全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后,新時期的閩寧對口幫扶協作如何接續走下去?石獅援寧鹽池工作組在綜合考量后,創新性地提出拓寬交流對象,引導以當地企業家為代表的多領域群體主動“走出來”,在交流學習中開拓視野、更新理念,收獲發展新思路、拓寬商貿新渠道,打開助力鹽池產業“造血”的又一扇窗,以新的互動模式為“閩寧協作”增添新內涵。
專門“定制”的研修班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我親歷了多年的‘閩寧協作’,帶領我們企業家走出來,這是第一次。”鹽池縣春雪文化產業園總經理冒萬學坦言,鹽池要加快鄉村振興,得靠自身有“造血”功能,而發展、做大企業無疑是很重要的推動載體。
有鑒于此,鹽池、石獅兩地共同發起、促成了此次中小微企業運營管理研修班。雖然不過短短5天,但福建予智企業管理咨詢公司具體安排的課程卻是“干貨”滿滿,不僅有財稅管控、企業運營管理等的專業集訓,主辦方還組織鹽池企業家們前往美佳爽、鵬泰服飾、東方海洋食品公司、青創城等石獅標桿企業、專業市場參觀、學習、互動。
“老師和企業家們的分享可以說是毫無保留。”冒萬學說,自己此前也曾到外地考察學習過,但自己走出去畢竟很難深入那些優秀企業,而這次由兩地政府部門搭橋,是真正和標桿企業零距離接觸。
收獲滿滿的“石獅行”
對于這期“定制”課程,企業家們坦言,收獲的既有企業運營管理等“技術”方面的,還有企業文化、閩商精神等“精神”層面的。
“我們當地不少企業體量小、產值低、管理比較粗放。”冒萬學坦言,要改變這樣的現狀,首先得從改變理念開始,這也是這趟石獅行給他最大的收獲。“像臺宏食品的一位年輕老總,能把烘焙食品做得那么精致、多樣,做到那么大的產值,他愛拼敢贏的創業故事、敏銳的商業嗅覺、創新性的思維等,都很值得我們學習。”
和冒萬學有相同感觸的企業家不少。
“雖然兩地重點產業不同、經營模式沒法照搬,但怎么把企業做大,在管理方式、運營思維等方面卻是可以借鑒的。”“碰到難題,我們的思維慣性是‘行不行?不行?不行就不行’,石獅企業家的思維卻是‘行不行?為什么不行?試試可能就行!’這種敢于拼搏、付諸行動很值得我們學習。”結業儀式上,九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孔令東等企業家直言。
“石鹽互動”的新期待
如冒萬學所說,在此之前,“閩寧協作”交流培訓對象,更多以機關企事業干部為主。一批批人才、資金、技術赴寧,帶動了當地脫貧、提升了民生水平、發展了地方產業,但如何讓地方的“自主造血”能力變得更強,還有不少文章可做。
在綜合“把脈”當地資源稟賦、發展基礎、人文特點等的基礎上,石獅援寧鹽池工作組開出了“深挖山海優勢、拓寬交流領域、激活內生動力”的新方。
為此,近段時間以來,石獅與鹽池之間不僅交流頻頻,交流對象、幫扶內容也更加多元、廣泛。如石獅以商會、行業協會為主的14家單位與鹽池鄉村結對;邀請導師開展就業培訓、電商培訓;打造“獅城寧好”電商網批(西部)運營基地,推動閩貨西行、寧貨出塞、行銷全國……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深入實施,發展壯大產業是根本,轉變發展理念是關鍵。”石獅援寧鹽池工作組相關負責人介紹,石獅的傳統鞋服、電商產業優勢明顯,而鹽池的農產品馳名全國,完全可以充分激發社會資本活力,以商貿服務為紐帶,帶動兩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本期中小微企業運營管理研修班,也由此而生。
該負責人坦言,雖然幾天的培訓難以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樣的交流活動,開啟了兩地互動的新模式,也為兩地企業今后深入交流、產業互動合作打下了基礎,更為鹽池縣產業提升埋下了一顆新“種子”。
(記者 康清輝 林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