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來啦!”19日傍晚時分,不知誰喊了一聲,“二哥”黃衛星的到來,讓武警福建總隊泉州支隊石獅中隊駐地熱鬧了起來,官兵們紛紛上前打招呼。這樣的場景,不禁讓黃衛星想起30多年前和父親到中隊放映電影的場景。
“以前沒那么多娛樂方式,周末看個電影,官兵們就能高興好幾天。”中隊榮譽室內擺放著一部老舊的電影放映機,黃衛星熟練地演示著膠片放映機的操作手法,也將30多年來一家子與中隊的情誼娓娓道來。
黃衛星,1973年出生于石獅市寶蓋鎮鋪錦村,自16歲起便陪著父親到石獅中隊放映電影。因在家排行老二,官兵們都親切地喚他“二哥”。一部放映機,便是他與父親和中隊多年情誼的見證。
早在解放初期,部隊進駐村里時,黃衛星的奶奶蘇烏哄家里就住滿了解放軍,她常常義務為戰士們洗衣服、縫衣服,被戰士們稱為“擁軍大姐”。受母親影響,黃衛星的父親黃培信接過“擁軍接力棒”,常義務幫助中隊拉煤氣、送米、買菜。
石獅中隊的官兵對黃衛星一家也十分關心。黃衛星記得,幼時,母親的一場重病把家庭拖入了貧困,他是穿中隊官兵的解放鞋、吃中隊大鍋飯長大的,連學費也是戰士們拼湊出來的。官兵們還為黃衛星家捐助了豬崽、雞苗和鴨苗,幫助他們開展畜禽養殖,黃衛星一家的生活狀況得以逐漸好轉。
“石獅中隊的兵個個都是‘活雷鋒’,我們要懂得感恩。”這是父親黃培信對黃衛星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黃培信也十幾年如一日地踐行著這份感恩之情。
1989年,黃培信用省下來的積蓄買了第一臺膠片放映機,開始進村下鄉從事電影放映工作。為豐富官兵們在訓練之余的文化生活,他每周末風雨無阻載著放映機、發電機,義務到中隊為官兵們放電影,一干就是十幾年,黃衛星常跟在父親身邊忙前忙后。搭上幕布,支起放映機,電影一放,官兵們看得高興,父子倆心里很是滿足。
從最初的16毫米,到35毫米,電影放映設備不斷更新,父子倆的放映技術也越來越嫻熟。后來,黃培信索性將一臺放映機放在中隊,專門給官兵們使用。
在放映電影之外,黃培信還時時關心著中隊官兵的生活。戰士們飼養的母豬要生豬崽了,不知道怎么辦,連夜打電話請教老黃,老黃摸黑趕到中隊;每周為了到飼料廠給中隊拉一次豆渣喂豬崽,老黃要凌晨4點起床,生怕起晚了就拉不到了;中隊菜地里也傾注著老黃的心血,菜苗都是他親自種下的……
2007年12月,黃培信病重之際,石獅中隊官兵聚集到老人的病床前。老人依舊關心著中隊官兵的情況:小蘇吃得慣中隊的飯菜嗎?新來的小陳和大家處得來嗎?看著這位對待中隊官兵像親生孩子一樣的老人,大家熱淚盈眶。
“父親去世前囑咐我,要繼續把中隊服務好。”黃衛星接過接力棒,十幾年如一日地堅持到中隊為官兵們放映電影,義務為中隊官兵做好后勤工作。中隊東西壞了,戰士們不會修,“二哥”總是及時趕到幫忙;中隊菜地里土壤不肥,“二哥”就拉來牛糞、豬糞改善土壤;官兵有心事了,“二哥”就陪他們聊天,解開心里的疙瘩。
30多年來,中隊的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黃衛星也從“二哥”變成“二叔”,但他與中隊的情誼仍緊緊維系著。逢年過節,中隊官兵總要到他家中看望慰問黃衛星的母親;有事沒事,官兵們也經常打電話讓黃衛星到中隊聊聊天。
講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魚水情深。時至今日,每次到中隊,黃衛星總要到榮譽室看看電影放映機,拿著小刷子等工具,清理這部如寶貝一樣的老物件。前不久,黃衛星就用這部放映機為中隊官兵放映了一次老電影。“雖然現在數字電影很發達,放映機也用不上了,但這是我們情誼的見證。”黃衛星說,要像珍視老物件一樣珍視這份情誼,繼續把它傳承下去。(記者 蘇依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