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法院祥芝法庭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
“走出去”指導化訟 “引進來”疏導止訟
近年來,石獅法院祥芝法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創新“走出去”指導化訟、“引進來”疏導止訟和“法課堂”引導息訟等訴源治理模式,推進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多方參與、多元共治,促使群眾民生問題能反映、糾紛矛盾有化解、合法權益有保障。
“走出去”指導化訟
“不管勞動者還是企業經營者,都要按照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日前,在錦尚鎮政和園巡回辦案點,祥芝法庭公開開庭審理一起勞動爭議糾紛案件,邀請園區企業高管、職工、調解專員等旁聽。庭審結束后,法官以案釋法,實現“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據悉,巡回法庭是石獅法院積極探索“園區楓橋”模式的一項重要舉措。針對近年來勞動爭議案件大幅增長、審理難度加大、群體糾紛增多等情況,石獅法院結合工作實際,全力整合審判資源,不斷優化調解模式,依托寶蓋工業園“勞動法庭”和錦尚鎮政和園巡回辦案點等載體,為企業職工維權提供“立調審執”家門口服務,力促勞動爭議案件快立、快審、快調、快執。
“引進來”疏導止訟
“當時男方給女方彩禮是出于結婚的目的,現在你們既然因感情不和未能建立婚姻關系,按照法律規定彩禮是要返還給男方的……”小美(化名)和小帥(化名)舉行訂婚儀式后,因買房等問題時常爭吵,后因感情不和便未進行婚姻登記。之后小帥離開小美住處并帶走了部分黃金首飾,雙方多次溝通返還彩禮問題均未果,小帥遂起訴至石獅法院祥芝法庭,而小美則以小帥擅自取走黃金首飾為由向蚶江派出所報案。
為充分維護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柔和化解矛盾,祥芝法庭聯合蚶江派出所共同開展調解工作。法官和調解員耐心地從爭議焦點、經濟條件、法律規定、當地風俗習慣等多方面分析,在既嚴格依據法律關于彩禮規定,又充分考慮當地民風民俗的前提下,引導雙方換位思考、互相體諒,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小美當場返還部分彩禮。
祥芝法庭庭長謝凱歌介紹,沿海五鎮民商事案件均由祥芝法庭負責審理,為方便沿海五鎮群眾、企業就近、及早、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我們與沿海五鎮黨委、政府共商,建立‘黨建+’鄰里多元解紛中心,創新引入‘政協委員調解工作室’,并與各鎮所屬‘鄰里中心’建立對接機制,構建‘法院+N’糾紛化解模式,持續推進‘無訟工程’建設。”
“法課堂”引導息訟
“感謝你們的講解,有時候親朋好友之間借錢就講個信任,很少寫借條,導致要他們還錢的時候鬧得很不開心,甚至鬧上法庭。”前段時間,祥芝法庭組織干警到蓮厝村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圍繞保護財產權利、個人信息安全、維護人格尊嚴、促進家庭和諧等內容為村民送上法治“大禮包”。
據介紹,祥芝法庭根據群眾法律需求,打造獨具特色的普法課堂,開展庭審觀摩、法庭開放日、法治講座等活動,以法治文化引領文明鄉風。同時,按照“一法官掛鉤一村(社區)”模式,深入一線協助村居開展人民調解工作,參與指導化解糾紛,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記者 楊德華 通訊員 許鴻源 許少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