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宋元海絲宴”的人文美食到閩菜石獅的“人間煙火”,從厚重歷史的林鑾渡和六勝塔到現代化智慧港口石湖碼頭,從成熟完善的紡織服裝產業鏈到蓬勃發展的電商市場,從自主智造技術研發到全世界海外市場開拓……5月16日至18日,以“發展新質生產力、共享中國機遇”為主題的2024年“中國有約·相約福建”國際媒體采訪活動走進石獅。
活動中,外籍媒體記者、“網紅達人”們以第一視角將其所見、所感、所思通過視頻直播、vlog短視頻、微紀錄片等形式,向世界講述正在發生的石獅故事。“這是一個奇妙的旅程。”“中國工廠的智能制造水平,令人不可思議,改變了我對生產車間的刻板印象。”在這趟采訪中,他們看到的是石獅企業忙創新、換賽道、謀出海的向新求變,切身感受到的是“石獅智造”的蓬勃生機。在他們的筆下、鏡頭里,“新”,正成為石獅這座服裝名城奔跑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的主題詞。
百川彩紡智能化生產車間 顏華杰/攝
向“新”求變 蓄勢賦能
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點是創新,既包括技術和業態模式層面的創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層面的創新。
位于石獅市靈秀鎮的駿馳科技公司創立于2015年,旗下品牌HOTSUIT后秀是暴汗服領域的開創者,連續五年全球銷量穩居第一。“長期以來,在全球運動品牌市場排名靠前的主要是歐美品牌,國內的運動品牌想要突破,需要打破重重瓶頸。”該企業創始人施俊棋介紹,HOTSUIT后秀能在全球運動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離不開企業找到了消費者的核心需求并做出本質性創新,從拳擊格斗小眾賽道出發,挖掘出了暴汗服這個全新產品。
發現了新賽道,也要有硬實力!多年來,該企業聚焦“科技創新”,深耕暴汗服品類,投入大量研發成本,成立材料、版型、功能監測的相關實驗室,不斷研發新的面料和設計,提高產品性能。
如今,在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專注細分市場的中國品牌有了更多的機會走向世界。后秀生產的暴汗服和運動系列產品不僅在國內各大電商平臺銷售火爆,近年來,通過跨境電商平臺、海外買手等銷售形式,暴汗服更是在歐美等市場取得不俗的銷量。
無獨有偶,在此次國際媒體采訪活動中,青創城的向“新”求變同樣引發采訪團嘖嘖稱道。“借助中歐經貿合作的契機布局海外市場,已成為服裝行業的共識。”據青創城集團董事長林志成介紹,自2022年興起跨境電商以來,青創城通過打造“市場+平臺+直播+供應鏈”的新型互聯網電商批發市場的模式,助力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目前已在菲律賓、阿根廷、俄羅斯等國開設分站,并先后在菲律賓、阿根廷通過自建與合作的模式建立海外倉,為致力于開拓海外市場的企業提供服務保障。下一步,青創城還將著力發展意大利、法國等歐洲市場。這也是青創城繼打造線下網批市場和線上服務平臺后,為產業蓄勢賦能的又一力舉。
乘“數”而上 搶占“新”機
企業向“新”求變、推進變革的背后,是產業乘“數”而上、搶占“新”機的發展碩果。
石獅作為閩派服飾發展的重要策源地,多年來,依托區位之優、產業之實、渠道之便、創新之利,形成了一批重要制造集群,在新福建建設的宏偉藍圖中成為紡織服裝產業的樞紐帶、核心區。如今石獅的紡織服裝產業鏈,更是處處透著新氣象、煥發著新生機:
通過循環再利用、無水著色技術,位于蚶江鎮的百川彩紡形成年產1億米再生免染紡織品的生產規模;在5G“牽線”下,信泰(石獅)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科技人機聯合,企業在降本穩產增效上跑出新高度;“以數據為翼,助力騰飛”的泉州鵬泰服飾公司實現柔性制造與個性定制高度融合,成功打造X工廠平臺;聚焦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卡賓服飾打造“小單快返”柔性供應鏈模式,建立智能化生產車間,最大幅度縮短產品設計開發周期;在服裝上“裝電扇”“造空調”,石獅一筆成以科技和智造賦能,憑差異化“出圈”;聚焦打造印染行業數智化標桿工廠,豪寶染織堅定朝綠色高端、數字智能等方向升級,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開啟效能提升新模式……
如今的石獅紡織服裝產業,已經實現從傳統生產型向智能制造型的跨越。這一跨越,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更體現在產業結構和商業模式上。石獅的服裝企業日益注重品牌建設、市場拓展和供應鏈優化,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服裝產業鏈。這一變化,在一年一度的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上展現得淋漓盡致。以今年為例,石獅以全球男裝產業帶供應鏈為切入點,通過以展代銷,分批次聯動網紅達人組織線下專場溯源活動,助力石獅男裝產業帶擴大行業影響力,打造中外企業互動的開放型國際平臺。石獅品牌大放異彩,“智”造元素格外吸睛。
國際媒體采訪團走進美佳爽企業參觀 郭雅霞/攝
朝“質”躍升 鏈式發展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
可以直觀感受到的是,多年來,石獅瞄準重點、精準發力,精準延鏈、強鏈補鏈,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產業生態,構筑發展新優勢。其中,通過政策支持與平臺服務雙重發力雙向驅動,推動紡織鞋服等傳統制造業不斷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以園區標準化建設和開展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試點為契機,實現工業園區“畝均產出”提質增效;圍繞產業鏈,梳理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按照上下游和關聯配套繪制產業地圖,不斷提升產業鏈發展能級。如今的石獅,紡織服裝、智能制造、海洋食品、光子信息、港口物流、全域旅游、跨境貿易等產業日益呈現百舸爭流、千帆競渡之勢,推動著石獅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從5月15日,石獅市委書記蔡永生帶領市有關部門負責人開展“四下基層”,調研新質生產力和營商環境工作,到5月21日,“向‘新’提‘質’發展紡織服裝新質生產力——泉州市紡織服裝博士后人才高端沙龍”在石獅市中紡學服裝及配飾產業研究院培訓中心舉辦,到5月22日下午,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暨“獅商講堂”第一期專題講座舉行,邀請國務院原參事、亞洲開發銀行原首席經濟學家湯敏教授作《如何用新質生產力推動傳統產業發展》專題講座,到5月24日,石獅市青年新質生產力培育基地揭牌,再到5月28日,以“乘新而上 質創未來”為主題的石獅市染整同業公會第六屆理(監)事會就職典禮舉行……石獅正在不斷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注入“源頭活水”。
產業乘“數”向“新”,城市近悅遠來。正如“中國有約·相約福建”國際媒體采訪活動石獅行采訪團成員所言——“我愿意向世界推介石獅”。殷實的貿工實體基礎、蓬勃發展的電商產業、便捷優化的營商環境,石獅這座朝氣蓬勃、“新新”向榮的寶藏城市,正讓越來越多的來者心動,創者心悅,居者心怡。
(記者 莊玲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