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練觀摩、培訓考核、指導服務、執法檢查……今年以來,石獅市應急局系統謀劃,創新實施“雙控三防四落實”工作機制,即突出“控亡人、控傷害”雙控目標,提升人防、技防、物防“三防”水平,落實日常管理、作業管理、應急處置及培訓教育四項制度,對有限空間作業“一管到底”,堅決防范事故發生。
據悉,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部分封閉、進出口受限但人員可以進入,未被設計為固定工作場所,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間。有限空間作業是指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實施的作業活動。有限空間作業常見的事故類型有:中毒、窒息、火災、爆炸、淹溺、高處墜落、觸電等。據應急管理部統計全國近10年來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事故,中毒和窒息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占事故總量的96.8%和96.9%。
加強人員培訓。今年以來,石獅市先后召開4場有限空間作業專項培訓會,組織轄區內所有工貿重點企業主要負責人、監護人員開展安全培訓及事故警示教育,切實提高企業相關人員的安全意識。指導泉州市佰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組建一支“五有”(有專業人員、有專業設備、有專項制度、有專業培訓、有專項應急預案及演練)有限空間作業清淤專業化隊伍。6月20日,在祥芝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舉行有限空間作業安全事故演練現場觀摩會,88家工貿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參加現場觀摩。
專家指導服務。今年5月,市應急管理局監管執法人員選定8家工貿重點企業,協調專家指導服務組進入企業組織開展有限空間專家指導服務,其他工貿重點企業由各鎮(街道)組織專家按要求開展指導服務。專家組采取“邊服務邊反饋”“服務與示范并行”的模式,對照《工貿重點企業現場會診表》開展現場會診,共性問題逐個“過堂”,重點問題“狠”“準”整改。同時,要求企業加強隔離防護,采用物理隔離管理、安裝安全鎖等方式,做實物防措施,確保有限空間作業場所安全可控。
加強執法檢查。市應急管理局開展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通過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推動企業嚴格落實作業前風險識別及危害分析、作業審批制度、氣體檢測分析、“無資格、不上崗”、作業安全培訓和事故警示教育等有限空間作業管控措施,確保轄區內涉及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防范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發生。對1家企業進行立案,行政處罰4萬元。
(記者 林恩炳 通訊員 周德志)
延伸閱讀:有限空間作業“十不準”
不準未經風險辨識就作業、不準未經通風和檢測合格就作業、不準未佩戴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就作業、不準沒有監護就作業、不準使用不符合規定的安全設備及應急裝備作業、不準未經審批就作業、不準未確定聯絡方式及信號就作業、不準未經培訓演練就作業、不準未檢查好應急救援裝備就作業,以及不準不了解作業方案、作業現場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作業安全要求、防控措施及應急處置措施就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