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長福社區的戴大爺收到兒女寄來的生日禮物,一把新的按摩椅和一部智能音響。以往,面對這些禮物,戴大爺總會念叨著“亂花錢”。可這次,戴大爺卻欣然接受了兒女的這份孝心。長輩坦然接受晚輩的孝心,讓愛也有了雙向奔赴的美好。而生活中,像戴大爺這樣,一開始并不能“笑納”子女孝心的人還真不少。
不要冷了子女的孝心
在生活中,子女的心意不應被冷落。老人們大多秉持著節儉的習慣,這一點做子女的應當理解。然而,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子女會出于一片孝心,為父母購置各類智能化用品。只有父母欣然接受,子女才能真正感到欣慰。
家住長福的蔡大爺和老伴已年過八旬,可在日常生活里,他們使用著不少智能化用品。蔡大爺感慨道:“這都多虧了我們的子女。”從最初子女給他們一人配備一部智能手機,到家中的加濕器、蒸蛋器、榨汁機、豆漿機等,他們如今都能熟練操作。蔡大爺回憶說:“一開始,我們還數落孩子們不懂得節省,亂花錢。但時間久了,我們也就慢慢接受了。”這些居家用品確實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就拿電壓力鍋來說,只需放好食材,蓋好蓋子,插上電源設置妥當,便可以放心去做其他事。飯菜煮熟后會自動保溫,無論回來多晚,都能吃上熱乎飯。蔡大爺笑著說:“現在細想,能用上這些智能化用品,得益于孩子們有孝心同時,自己和老伴沒有冷了孩子們的這份孝心。”如今,老兩口對于孩子們盡孝的舉動,早已坦然“笑納”了。
別急著拒絕子女的孝心
談到長輩該如何接納子女的孝心時,林大爺向記者分享了他老伴的故事。
林大爺說:“我老伴是個特別不懂得接納子女孝心的人。”前段時間,兒子給老兩口買了一個能加熱的智能馬桶蓋,這樣天冷的時候坐上去就不會覺得冷了。可沒想到,兒子剛把智能馬桶蓋帶回家準備安裝,就被老伴數落了一番。“我花幾塊錢給馬桶蓋套個坐墊就不涼了,何必浪費錢裝這東西呢?”當時,看到兒子有些尷尬,林大爺趕忙對老伴說:“你先試試再說。”插上電源后,老伴照著說明書操作起來。通電沒多久,智能馬桶蓋就熱了起來。老伴忍不住自言自語:“真稀奇,馬桶蓋居然也能發熱!”體驗過后,她更是贊不絕口:“這馬桶蓋可真好用!”林大爺順著老伴的話,立刻夸贊起兒子,說他真會買東西。
事后,林大爺又和老伴好好聊了聊。“咱們做長輩的,對晚輩的關心愛護,得給予肯定和表揚。就算他們買的貴重物品不合咱們心意,也別當面抵觸、指責。而且,咱們得更新觀念,去接受新鮮事物,學會享受新生活,借助高科技產品提升生活品質。”讓林大爺驚喜的是,老伴聽了這番話,不僅沒有反駁,還連連點頭表示認同。
子女“反哺” 要欣然“笑納”
孫大爺有一兒一女,都已成家立業。多年來,這雙兒女對父母的關愛從未缺席。孫大爺愛吃羊肉、羊雜,他的老伴愛吃蜜果子、華夫餅,兒女便隔三岔五地往家里送。
面對孩子們的孝心,孫大爺和老伴經常會對孩子們說,自己有退休金,身體挺好,想吃什么自己可以買,讓他們管好自己的小家就行。但孩子們依然我行我素,久而久之,對孩子們的孝心他們便只好“笑納”了。
事實上,兒女孝敬父母的方式除了物質上的外,還有精神方面的。老張就十分看重將孝心表達在精神方面,也特別喜歡看兒女一進家門就滿臉笑容的樣子。
“百事從心起,一笑解千愁。”老張說:“當下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兒女能常常帶給我們笑容,讓我們也能笑口常開,這無疑是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記者 劉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