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嗎?當子女外出、家政人員節假日返鄉、術后短期專業照護等臨時托養需求出現時,一些養老機構推出的“短托養老”模式便能有效幫助您解決無人照護的問題。記者了解到,隨著社會發展和家庭結構變化,“短托養老”這一入住時間短、靈活度高的養老模式正逐漸受到關注。
“短托養老”
靈活照護解難題
64歲的王大爺便是短托養老服務的一位受益者。不久前,王大爺遭遇車禍,需要一段時間的康復照料。由于王大爺的妻子原本就入住在位于寶蓋轄區內的禾康長者照護中心,對這家養老中心的服務十分認可,家人經過商議,決定讓王大爺在康復期間以短托的方式入住該長者照護中心。
據了解,禾康長者照護中心向王大爺收取的短托服務費為4000元/月,包含住宿、餐飲、基礎護理以及康復期間必要的照料服務。同時,該養護中心工作人員會根據王大爺的身體恢復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幫助他進行康復訓練,同時關注他的心理狀態,給予悉心關懷。
無獨有偶,位于市區振獅醫院溫晴養老院里,張大爺的家人每月有十天左右需要出差,無法時刻照料他,而養護院推出的短托服務也正好解決了他們家的照護難問題。
多方共贏
探索養老新路徑
“短托養老”模式的出現,不僅為一些家庭解決了燃眉之急,也讓養老機構看到新的發展機遇,實現多方共贏。
采訪中,記者發現,除了像王大爺、張大爺這樣因特殊情況選擇短托養老的案例,如今,不少養老院為了吸引更多老人享用養老服務,還推出免費體驗入住活動。一家養老院負責人告訴記者:“免費體驗入住能讓老人和家屬親身感受養老院的環境、服務質量,也能讓他們更放心地選擇我們。”在體驗期內,老人們可以全方位感受養老院的居住條件、飲食安排、娛樂活動以及醫療保健服務等,也更有利于吸引更多老人來長住,進而提高入住率。
對于老人來說,短托服務讓他們有機會體驗不同的養老方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養老模式。一些老人在短托期間,結識了新朋友,參與了各種有趣的活動,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特別是有一些養老院的醫養結合服務,能更好地滿足他們的健康需求,有助于身體康復。
從子女的角度來看,“短托養老”為他們提供了一種靈活的養老選擇。在工作繁忙或有其他事務時,他們可以將老人暫時托付給養老院,不用擔心老人的生活和安全。同時,也能讓他們有時間休息和調整,緩解長期照顧老人的壓力。
“短托養老”
將促進養老觀念轉變
石獅市老年學學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短托養老服務的興起,反映出養老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它既解決部分家庭臨時照料困難的問題,也為老年人提供了一個在熟悉環境中獲得專業照料的選擇。
此外,“短托養老”模式還有助于打破社會對機構養老的固有認知,促進養老觀念的轉變。長期以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人認為把老人送到養老院是不孝的表現。而“短托養老”模式淡化了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之間的界限,讓人們認識到機構養老也是一種多元化的養老選擇,能夠為老人提供專業、全面的照顧。
(記者 劉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