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8日20點01分,時隔兩個多月后,陳江華更新了自己的微博。這一定是他最痛苦,也是最不愿意發的一條微博。
只有陳江華知道,做出退役的決定,是多么的艱難。他還不到30歲,如果一切正常,這個年齡應該是他職業生涯的巔峰期。
但可惜的是,天妒英才,這個在14年前就驚動了著名的《紐約時報》,被該報譽為中國第一個世界級控位、未來給姚明傳球的天才球員,在短短11年的職業生涯中,經歷了無數的傷病。用陳江華的前隊友董瀚麟的話來說就是:“華哥都自己都能做醫生了,這些年,他啥手術沒做過。”
如果再打下去,隨時面臨再一次大手術。
陳江華的選擇是無奈的,導致華仔退役的傷發生在2010年2月28日,在廣東隊與天津隊的比賽中,陳江華僅打了2分鐘就扭傷了右膝,后被診斷為右膝前交叉十字韌帶撕裂。這個傷病對于籃球運動員的打擊實在太大了。診斷結果出來后,陳江華一度萌生退意。
“我可能就這樣退役了。”十字韌帶對保證膝蓋的穩定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對運動員,特別是籃球運動員來說非常重要。在華仔身邊,因為十字韌帶撕裂而退役的例子不在少數,比如曲紹斌、魏國梁(前宏遠隊球員)。正是因為前隊友的這些遭遇,所以華仔在受傷后非常沮喪,整天都在胡思亂想,“那么嚴重的傷病對我心理的打擊非常大。受傷之后到做手術之前的那段時間是我感慨最多的。當時我被診斷出十字韌帶撕裂后我就想過,我可能就這樣退役了。因為這樣的例子在我身邊有過,他們也是十字韌帶手術后退役的。那段時間我整天都在想,我退役后干嘛?當時腦子里都是亂的,想很多亂七八糟的事情。”
從2010年2月28日到4月15日手術,陳江華整整煎熬了46天,那段時間他除了接受治療,就是獨自一人呆在房間里胡思亂想。直到4月15日在香港做完手術后,華仔的心情一下就好了,醫生告訴他,手術非常成功,像他那么成功的例子非常罕見。醫生的一番話猶如一針強心劑,手術后華仔積極配合醫生治療,腿暫時不能練了就練上肢,腿能練后他就每天做各種有助于腿恢復的練習,直到累到確實不行了他才收工。
為了能繼續打心愛的籃球,華仔付出了很多,外人根本無法想象。治療的過程有多么痛苦,用籃球運動員常用的話來說就是“找虐”。每天華仔都是第一個去宏遠的治療室,最后一個離開。休息日,當其他隊員外出逛街,華仔卻還是在治療室里……
傷病猛于虎,多少天才球員曾倒在它的面前。能夠再次站立起來的可謂鳳毛麟角,能夠實現超越,更是難得可貴。這個過程中,除了需要一點點運氣,更重要的是要跨過心理上的那道坎兒。幸運的是,陳江華做到了這一點。
華仔這一切的堅持,都是因為心中對籃球的那份熱愛。正是這份堅持,讓華仔僅用了6個月就重新站在了籃球場上,并奇跡般的入選國家隊,代表祖國征戰倫敦奧運會。
可如今,真的到了他不得不說再見的時候了。鮮為人知的是,在華仔的十字韌帶重建手術中,醫生在他膝關節和大腿內側的交界處取了一條作用不大的韌帶植入十字韌帶。如果要一直打籃球,這條韌帶的壽命只有10年。從2011年到現在,已經到了第七個年頭了。醫生的忠告是,如果再接著打下去,要做好第二次手術的思想準備。
從2012年到現在,華仔堅持了整整5年。每個賽季結束,他都會一次一次地鼓勵自己,堅持,繼續堅持。但這一次,真的無法再繼續了。
“籃球生涯不長,退役了,但不是告別!我的人生道理翻起新篇章的時候了。比如:我要去勝任一個更好更稱職的父親;我要學習如何做好一個主力教練……下一步的未來,還有一天比一天更精彩的日子等著我!“華仔在微博里這樣寫道。
如今,退役的陳江華已經成為廣東隊的助理教練。在昨天下午廣東隊的公開訓練中,陳導教練范十足,在場邊一直目不轉睛的盯著隊員訓練。目前,廣東隊后衛線年輕球員眾多,陳江華能用自己的經驗幫助這些年輕后衛早日成長。同時,他也能在尤納斯身邊耳濡目染,讓自己盡快適應教練的角色,在教練這條路上,越走越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