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平安夜,特雷西·麥克格雷迪在Instagram上曬出了一張身著圣誕款火箭毛衣的照片。那青澀的笑容一如往昔,還不忘調侃下自己的發福的身材:“平安夜……我穿著這件緊身的圣誕毛衣感覺有點冷!”(圣誕大戰得分王麥迪vs詹姆斯比賽視頻)(麥迪時刻14周年回顧)
2003年圣誕大戰 麥迪VS詹姆斯已成經典
那件毛衣上,火箭的英文名稱(Rockets)被摘掉了兩個字母,于是毛衣正面的口號變成了“H-Town Rocks”(“休斯頓棒極了”)。
這一年2月,他回到豐田中心參加了姚明的11號球衣退役儀式;9月,他正式成為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的一員。剛退役時不合時宜地抱怨從未有過巨星搭檔的他,也是時候該和自己和解了。
就在麥蒂進駐名人堂之時,質疑者總愛拿他缺少“硬榮譽”的事實說道。仿佛我們用來佐證他偉大的,總是若干場次的英雄主義個人演出。
譬如已然成為標簽的35秒13分,譬如與阿里納斯互飚砍下的62分,再譬如,在圣誕大戰中用41分給新秀賽季的詹姆斯上課那回。
說起圣誕大戰,麥蒂永遠是一個值得頂禮膜拜的名字。在2000年、2002年和2003年3次參加圣誕大戰,麥蒂的得分分別是43分、46分和41分。43.3分,也讓他成為圣誕大戰歷史上的場均得分王。
那個白衣如雪、來去如風的1號,讓人暢想著更廣闊的未來。那時或許也很少有人料到,麥蒂圣誕大戰的軌跡在2003年這個標志性的年份戛然而止了;也很少有人知道,麥蒂號稱給隊友送圣誕禮物有一個前提,而一直到他退役禮物也沒有送出去。因為這個前提從未實現,以后也沒有機會實現了。
原以為是開始,孰料已是巔峰
魔術113-101騎士,2003.12.25
2003年的圣誕節,NBA的一切對于詹姆斯而言都是嶄新的。這只是他職業生涯的第29場常規賽,但大概不會有人懷疑,聯盟會在未來很長的歲月中把圣誕大戰這樣的大舞臺留給他。
這次初體驗,28投13中拿下34分的詹姆斯,雖然輸球,但并沒有演砸。
但那一頭,已是上賽季常規賽得分王的麥蒂,其實也才24歲而已。和詹姆斯一樣作為高中生直接進入NBA,麥蒂頭上可從未頂著“接班人”、“天選之子”這些榮耀與壓力并存的頭銜。
直到離開效力3個賽季的猛龍隊并加盟魔術隊時,他才開始揭掉“卡特表弟”的標簽,迅速成長為高效、全面的頂尖得分手。
當時氣勢正盛的麥蒂,滿心想著給初來乍到的小皇帝上一課。
“這回要打的是勒布朗,再加上新秀賽季開始就伴隨著他的那些媒體炒作,我又怎么能讓他到奧蘭多來搶了我的風頭呢?”在十多年后回憶起那年圣誕,那場惡戰,麥蒂的回憶也絲毫未見輕松,“說真的,當時還有好幾個朋友跟我打賭,賭他那場比賽得分會比我高。我會讓一個新秀在圣誕節這天搶了我的風頭?這簡直是褻瀆嘛。”
新秀、主場、圣誕、打賭……這些元素湊在一塊兒,當時已經進入“后喬丹時代扛鼎者”討論之列的麥蒂,當然不想輸了面子,也不想輸了心情。
再加上2000、2002兩年圣誕大戰40+的光環猶在,麥蒂沒有任何道理不延續屬于自己的圣誕傳奇。
但是當這兩支當時勝率都在三成上下徘徊的球隊,真刀真槍地在48分鐘內打成平手,尤其是詹姆斯頻繁命中高難度的關鍵球后,麥蒂在回憶那一刻時也不由驚呼:“這小子是來真的!”
但最后的結果是,詹姆斯在加時賽中一分未得,而麥蒂則投中了兩個三分——一個奠定了領先優勢,一個讓他生涯的第三場圣誕大戰,收獲第三個40+的高分。
雖然時光不可倒轉,但若還能零星拾起當時的記憶,大概很多人都相信麥蒂會書寫更多的圣誕傳奇。畢竟他將在很長時間內在NBA舞臺最中央的聚光燈下,也配得上圣誕大戰這給聯盟頂級球星的“優待”。誰曾想,一切最終都停留在那一刻。
無論是在休斯頓和姚明一起努力成就大事的那些年,還是離開火箭后四處輾轉的歲月,麥蒂再也沒有經歷過圣誕大戰。這也讓麥蒂的圣誕大戰場均得分停留在很難有人企及的高度,也不由讓喜歡他的人感嘆——
因為少,所以珍貴。
一語成讖,永遠送不出的圣誕禮物
2003年那次碰面,麥蒂把他和詹姆斯之間的飆分大戰形容為“了不起的決斗”;十多年后,當已經坐上評論席的麥蒂被問到,最期待哪一組圣誕對決時,他毫不猶豫地說:“騎士打勇士,我要看KD怎么對付勒布朗的。”
十多年后,早年視麥蒂為偶像的杜蘭特在圣誕節這天,站在詹姆斯的對立面。從過去兩年的圣誕大戰到總決賽,詹姆斯和杜蘭特都沒有缺席這宿命般的巔峰對決。
但是2003年麥蒂和詹姆斯圣誕節相遇后,他們的球隊都沒能進入當賽季的季后賽。
但麥蒂在那年圣誕節做出的預測,日后的確變成了事實:“他(詹姆斯)以后會打出很多很棒的比賽來。”只是對于自己的命運,麥蒂在其后的職業生涯中,似乎一直未能牢牢地攥緊在手中。
雖然圣誕大戰沒再打過,但圣誕禮物總還是要送。但是從魔術到火箭,再到后來的尼克斯、活塞、老鷹和馬刺,麥蒂固執地不給隊友送圣誕禮物,倒不是因為他小氣,只是因為他給禮物預設了一個條件——球隊必須贏得總冠軍才行。
或許,2013年總決賽中的那么多個“如果”有一個實現的話,麥蒂就可以在幾個月后的圣誕節上,給馬刺隊的隊友們補上一份圣誕禮物了。
但是命運弄人,他球員生涯距離總冠軍最近的時刻,對面站著的,是比那一場經典的圣誕大戰時成長了10歲的詹姆斯,而這一頭是年老了10歲的他自己。
告別巔峰后最難,也是最關鍵的一課,無疑是與自己、與遺憾、與不快和解的過程。帶著諸多未能成真的“如果”告別籃球場之后,麥蒂也曾有過一些不甚討喜的言論、吐槽,但那些都于事無補。
去年平安夜,當他換上熟悉的火箭配色圣誕毛衣時,也算是給他曾經的火箭歲月送上了一份遲來的圣誕禮物。更關鍵的是,和過去的那個自己和解。
那些遺憾和不完美無法掩映的
雖然沒有2003年的那場圣誕大戰受人矚目,但麥蒂更早的兩次圣誕40+演出,與他對位的對手,如今也早就見證了自己的球衣在主場高高升起。
2000年的對手是步行者隊,主力得分衛是雷吉·米勒;2002年則是活塞隊,以及“面具俠”漢密爾頓。
且不論麥蒂“從未搭檔過巨星”的抱怨是否站得住腳,至少他締造傳奇的這一路,始終有巨星級別的對手將他的成就映襯得更加奪目。雖然有諸多遺憾和不完美,這也應當算作麥蒂的幸運。
當我們談論一名傳奇球星,先出現在腦海的是他的一連串榮譽,還是若干值得銘記的經典瞬間?
在多數人心中,詹姆斯可能更偏前一種,而麥蒂更偏后一種。但起碼,能用自己的名字給一場比賽打上烙印,已經不可想象的成就。
麥蒂做到了,不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