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壇新秩序!皇馬巴薩正從金字塔頂端滑落
兒皇夢,兒薩夢——過去當我們提到一名頂尖球員的夢想時,這兩個詞脫口而出。不可否認,加盟皇馬、巴薩,依舊是巨星的夢想,然而在金元足球的沖擊下,所謂的夢想,抵不過金錢的誘惑。
大巴黎的強盛,拜仁的落魄,其實就是歐洲豪門新等級劃分的寫照。我們粗略的將歐洲豪門分為四個等級,與球迷共同探討。
第一等級:國家資本
代表俱樂部:巴黎、曼城
現在,或者不遠的未來,大巴黎會成為金字塔頂端的俱樂部。誰都清楚,大巴黎的后臺是卡塔爾這個國家。2011年夏天,卡塔爾體育投資局(簡稱QSI)用5000萬歐元,從美國柯羅尼投資基金手中購買巴黎圣日耳曼俱樂部70%的股份,到2012年,大巴黎剩下的30%股份也被卡塔爾體育投資局收購。
卡塔爾體育投資局隸屬于卡塔爾投資局,(卡塔爾國家主權基金,簡稱QIA)。卡塔爾國家的天然氣、石油收入盈余流入卡塔爾投資局,再利用這些資產進行投資。2017年的資料顯示,卡塔爾投資局的資產管理規模達到3350億美元!更通俗來說,巴黎圣日耳曼俱樂部屬于卡塔爾的“國家資產”,大巴黎俱樂部主席納賽爾(同時也是大巴黎后臺卡塔爾體育投資局的主席),直接向卡塔爾國王阿勒薩尼匯報工作。
有國家資本撐腰的大巴黎,應付歐足聯財政公平法案也不是難事。按照俱樂部主席納賽爾的說法,巴黎圣日耳曼的年收入從6年前的9000萬歐元漲到現在的5億,未來的增長率將在20%至40%,以這樣的速度,超越皇馬、曼聯的營業額都不是難事。
曼城也可以視為國家資本的玩物——曼城俱樂部隸屬于城市足球集團,2009年,阿聯酋富豪曼蘇爾以2.65億英鎊的價格,買下城市足球集團(管理曼城、墨爾本城FC和紐約城FC三家俱樂部)。2015年12月,來自中國的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簡稱CMC),出資4億美元,收購曼城俱樂部母公司城市足球集團(英文名City Football Group,簡稱CFG)13%的股份。換句話說,曼蘇爾賣出13%的股權,就把當年買下曼城的錢收回來了。
曼蘇爾又是什么背景?從政治角色來看,他是阿聯酋副首相,總統事務部部長;從商業角色來看,他是阿布扎比國際石油投資公司(世界最大主權財富基金之一)主席,這家投資公司擁有阿爾巴投資公司71%的股權,而這個阿爾巴投資公司,早在2009年就斥資26.5億美元收購戴姆勒公司(全球最大的商用車制造商)9.1%的股權。
當然,曼蘇爾還不是以國家名義收購曼城,但或多或少有國家力量參與。作為阿聯酋總統的弟弟,曼蘇爾的個人資產約為380億歐元。如果是阿聯酋做后臺,那就更了不得——阿布扎比財團管理著1.329萬億美元的資產,比卡塔爾投資局更有錢!
第二等級:傳統豪強+新貴勢力
代表俱樂部:皇馬、巴薩、曼聯、切爾西
如果不是巴黎圣日耳曼、曼城這些中東土豪攪局,皇馬、巴薩本應該是處于金字塔頂端的豪門。不過,巴薩的內馬爾被大巴黎挖走,皇馬想要的姆巴佩也被大巴黎橫刀奪愛。
從歷史底蘊、商業開發來講,這些傳統豪強都是世界一流。皇馬2016-17賽季俱樂部收入達到6.746億歐元(不含球員出售收入),曼聯上賽季總收入為5.812億英鎊(折合6.606億歐元),巴薩7.08億歐元(含球員出售收入)。
皇馬、巴薩依舊是頂級巨星的首選,曼聯依舊是全世界商業開發最成功的俱樂部,不過,當阿聯酋、卡塔爾這些國家資本涌入足壇時,這些傳統豪強也受到強烈的沖擊和挑戰。
2003年崛起的切爾西,算是新貴勢力的代表。不算上文提到的巴黎、曼城兩家,世界足壇又有馬拉加、安郅、摩納哥等俱樂部迎來重金注入。不過,這種個人富豪入主,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馬拉加的前老板、卡塔爾國王表弟哈希姆-馬勒薩尼撤資,摩納哥老板雷波諾列夫因為離婚財產被分割走一半,俄超安郅俱樂部老板基里莫夫也不再投資,最終一地雞毛。
傳統豪門AC米蘭,其實也可以算是新貴勢力。畢竟,這家百年老店在今年4月迎來新的老板——中國商人李勇鴻,這是徹頭徹底的改變。今夏AC米蘭投入近2億歐元,引進11名球員,如同2003年切爾西崛起一樣,在短時間內砸出一套精英陣容。
第三等級:不愿砸錢
代表俱樂部:拜仁
當今足壇,外資紛紛涌入西甲、英超、意甲、法甲,金元足球在狂歡,唯有德甲還在堅守傳統和情懷。“50+1”政策就是對金元足球的宣戰,所謂50+1政策,是說俱樂部的內部會員應該擁有超過50%的投票權,投資者(商業合作伙伴)的表決權要低于50%,哪怕投資的錢再多。這項政策保證俱樂部穩定、持續的經營,不會被資本家或企業控制,淪為投資者的賺錢工具。
作為德甲大哥大的拜仁,也對瘋狂砸錢很反感。今年夏天,拜仁租借J羅,4150萬歐元引進托利索,2100萬買斷科曼,2000萬引進聚勒,但道格拉斯-科斯塔、貝納蒂亞離開,拉姆、阿隆索退役,里貝里、羅本都是33、34歲的老將,拜仁的實力并無明顯提升,甚至還有下降。不愿砸錢,就只能退出超一線豪門行列……
拜仁不愿意砸錢,這是德甲大環境決定。德國球迷向來不歡迎“暴發戶”,萊比錫RB遭到抵制,就是最鮮明的例子。每逢客場出征,萊比錫RB必然遭到對方球迷的敵視,甚至有球迷聯名上書:萊比錫RB俱樂部的結構,與我們的傳統結構相違背。一家奧地利飲料廠商的分支,居然能夠出現在德國頂級聯賽的賽場上,這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
為何萊比錫RB遭敵視呢?只因為這家東歐俱樂部走的是金元路線,背后的靠山是紅牛集團。萊比錫RB的發展之路,就是不斷在鉆條款空子、逃避“50+1”政策。在德甲,這屬于大逆不道的行為。然而現實是,沒有金元的注入,就無法跟上商業足球的步伐。拜仁,同樣也要接受這樣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