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薩、阿賈克斯的選材
作為出產過克魯伊夫、伊布、蘇亞雷斯的阿賈克斯青訓營,有著另外一個響當當的名字——“歐洲最佳青訓營”,連巴薩的拉瑪西亞青訓都沒能企及這樣一個稱號,那么究竟他的選材方式有哪些獨特的秘訣呢?
簡單來說就是“TIPS” 標準:T代表技術technic(基本功),I代表的是智慧 Intelligence(球商),P則指個性Personality(性格),S意味速度Speed(身體機能)。”這樣一套標準自下而上,從最小的U9年齡段,一直到一線隊,始終貫徹同樣的選材理念。
除此之外,阿賈克斯還有自己的球探系統,除來面試的球員之外,俱樂部還配有30余名“球探”,專門負責在阿姆斯特丹市尋找有天賦的兒童,然后邀請他們來俱樂部試訓。球探的選材標準是:人品好,有技術才華,有靈氣并具有同齡間的速度優勢。
相比而言,巴薩的拉瑪西亞青訓營選材就更加獨樹一幟。巴薩的球探最關心的不是小球員能跑多快,力量有多大,還是他們的身材有多高大,他們的核心理念就是,小球員和球結合在一起的時候能有怎樣出色的表演,說白了就是人球結合的技術,球感怎么樣。
巴薩的球探體系還有一個評級制度,只有小球員的各種評分和報告達到一定的標準,才有機會來拉瑪西亞足球學校試訓甚至留下。
除了對球員球感的要求,以及嚴格的評級制度外,巴薩還是一個重人情的俱樂部,當年神童級別的梅西由于飽受身高的困擾,使得許多俱樂部避而遠之,只有巴薩將小梅西留了下來,幫梅西治病,照顧他的家庭,才有了如今的“梅球王”。
再看看我們隔壁鄰居島國——日本。日本男足已經連續6屆打入世界杯最后的決賽圈,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他們的青訓選拔的模式和方法,以現在J聯賽領頭羊鹿島鹿角的青訓選拔為例,他們的選材完全是0門檻,唯一的門檻或許就是你要有責任心。
眾所周知,日本俱樂部是與當地的地區相結合,因此像鹿島鹿角俱樂部,為了鼓勵更多的孩子參與其中,俱樂部基本不會設立很高的門檻,相反他們會制定許多不同年齡段的培訓課程。當小孩子要參加培訓時,先要預約,并且承諾自己之后務必來參加這個課程,這也是俱樂部避免資源的浪費的一種方法。
今年闖入亞冠決賽的浦和紅鉆選拔人才的模式也類似,但他們選材更加科學,以他們最近發布了的一個招生廣告為例:“我們要招聘守門員——年齡要求:06到08年齡段;身高要求:過1.4米”。
或許有人會偷笑,原來島國也跟我們差不多。其實不然,舉個例子,11歲的梅西身高只有1.4米,因此作為守門員的球員,在跟梅西同年齡的時候,要過1.4米也十分合理。
如今中國俱樂部的選材
如今中國的俱樂部,在選材方面上基本大同小異,以魯能足校為例,基本上是離不開熱愛足球、身體健康、品性良好、自理能力強,加上學習成績良好等等幾個方面,這也是大部分學生可以達到的標準,但最后能否真正進入足校,還得經過一些列測試,如顛球、繞桿、15米、30米乃至100米跑的測試。
對于許多家長所關心的測試的時候,足校會先看重什么,負責魯能足校的選材中心主任郭主任說道:“對于要選擇的孩子,我們一般注重他的速度、協調性,因為這些東西更多是先天的,很多時候是與生俱來的。有些孩子的協調性有問題,這個是后天再怎么練也很難練出來的。基本功并不是很被看重,即便是來的時候差一點,憑借后來的努力是可以將技術練得很好的”。同時,郭主任也強調標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對象的情況來做出適當調整。
像其他如恒大、富力、綠城以及國安等等的足校或者是青訓梯隊基本上選材也離不開這個標準,也把做好人、讀好書以及踢好球這幾個方面當做培養足球運動員的根本。
結語: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千里馬之于伯樂猶如職工之于企業,一個發展得很好的企業,必定是容納了各種形形色色的人才,讓他們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并不會用諸如身高185這樣的硬性規定來擋住那些“千里馬”。
中國足球也是一樣,足球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必定對“入職”人員有特定的選拔標準。但切莫因某個不科學的選拔標準,而讓中國足球失去那些流失在人間的千里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