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導彈,驚嚇兩岸。“彈”這個字,不僅是上周臺海大事件的關鍵“主角”,同時也說明了此事對輿論帶來的沖擊力度。7月1日上午,臺灣海軍一三一艦隊所屬金江艦演習時,在左營港內誤射一枚射程長達300公里的“雄三”導彈,墜落澎湖海域,造成臺灣一漁船被炸,釀成1死3傷慘劇。此事不僅對臺灣社會來說是一枚震撼彈,就連大陸網友也炸開了鍋。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就針對此事回應,這樣的事態,影響是非常嚴重的,需要臺灣方面作出負責任說明。
臺海雄三導彈危機
近年來臺軍在演習中烏龍事件接連不斷,此次盡管被臺當局防務部門定調“誤射”,但外界普遍認為太過離譜、疑點重重。再加上事后臺當局行政部門將檢討重點放在了“泄密”上,臺軍中高官亦無人為此事請辭下臺,而蔡英文本人也僅簡單回應“這種事根本不該發生”,并沒有道歉表示,這些均引發臺灣社會的極度不滿。此事暴露的臺軍作業流程規范漏洞,像“未爆彈”一樣給臺灣帶來深深的隱憂。更有輿論表示“綠色執政,災難保證”,認為自民進黨上臺后臺灣災難連連,直指民進黨才是危及臺灣的“炸彈”。
此外,因華航空服人員引爆的“炸彈”,上周依然余波未了。6月28日,包括地勤員工的華航企業工會與華航高層進行協商,爭取比照華航空服人員待遇,華航工會并以7·1全員工集體“依法休假”相威脅。新上任的華航董事長何暖軒在與工會干部三度協商破裂之后,最后則全盤接受其8項訴求。但這并不意味著結束,反而成為其它勞資爭議的“成功示范”,華航這顆“炸彈”引發蝴蝶效應,島內各公營單位蠢蠢欲動,包括臺電工會、“中油”、“中華電信”、臺鐵等公營或泛官股事業,都起了效尤之心,接下來,罷工潮或將一發不可收拾。
而因為臺當局推動“7天法定假日”,引發工商團體的強烈反彈,也讓上周的臺灣政壇彌漫著彈火硝煙的味道,甚至引發了民進黨籍民意代表在立法機構掄椅子傷人的暴力事件。盡管臺當局火速做出調整,但事實上,這些事件都顯示臺灣勞工越來越不滿意當前的勞動環境。勞資關系對立這一“深水炸彈”,注定成為臺新當局未來的大考驗。
兩岸交流方面,據臺媒上周報道,臺灣旅游業的“黑色6月”已經應驗。不只是大陸游客,陸生數量也在減少。2016學年大陸學生赴臺念學士班的報名人數降幅達二成一,是開放大陸學生赴臺以來首降。在上周舉辦的國臺辦發布會上,發言人安峰山表示,臺灣新執政當局迄今未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國臺辦與陸委會的聯系溝通機制、海協會與海基會的協商談判機制的“停擺”,“責任完全在臺灣一方”。兩岸政治關系“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由此引發的憂慮,可能遠比一枚導彈來得嚴重。
海峽導報記者林靜嫻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