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報道國務院臺辦27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安峰山在會上披露,《關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31條惠及臺灣同胞措施”)實施一年來,給臺企在大陸投資興業和臺胞在大陸發展帶來實實在在好處。目前已有25個省區市的72個地方分別制定具體落實舉措。為了更好地為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提供優質的兩岸資訊服務,海峽兩岸互聯網交流委員會在“31條惠及臺灣同胞措施”發布實施一周年之際,研發了名稱為“31條”的APP,于27日正式發布。
安峰山介紹說,“31條”APP產品能夠實現兩岸資訊集合、權威信息發布和社區問答互動三大主體功能,集中展示大陸各地落實“31條”的實施細則、最新資訊并解答網友提問。“31條”APP是首款提供兩岸資訊服務的權威移動應用平臺,將在互聯網各大應用市場陸續上架,內容和服務功能也將不斷完善。歡迎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下載使用,并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31條措施”實施后,廈門制定具體落實舉措,去年首批臺青入住廈門公共租賃房(圖片來源:中新網)
相關新聞
國臺辦回應韓國瑜將訪廈
據報道,高雄市長韓國瑜近期將訪問廈門等地,還有些藍營市長也宣布將推進與大陸城市的交流合作。對此,發言人安峰山應詢表示,我們歡迎并支持兩岸城市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合作,共同增進兩岸同胞的利益福祉。
安峰山昨日也應詢表示,福建省有關方面已經初步完成了向金馬供電和向馬祖供水的研究規劃,做好了前期的準備。我們也將繼續采取積極舉措,加快福建沿海地區與金門、馬祖通氣、通橋的互聯互通建設,促進兩岸融合發展。(據人民網)
聲音
臺胞獲得實利促進兩岸融合
2018年2月28日國臺辦發布“31條惠及臺胞措施”在兩岸間引起巨大反響,在此措施發布實施一周年之際,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廈門日月谷溫泉度假村董事長陳信仲昨天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31條措施”實施后,大陸各省市積極推出具體實施細則進行落實,廈門推出了“惠及臺胞60條舉措”,臺商、臺胞切實感受到“同等待遇”,也在創業、就業、學習、生活和企業經營等方面體會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陳信仲表示,他對廈門60條惠及臺胞舉措中印象最深的其中一條是,支持臺資企業參與廈門基礎設施建設。“據我了解,好幾家做水泥澆注的臺資企業,現在都參與到廈門地鐵建設中去了,而以前臺企參與地鐵建設,是不允許的。”此外,陳信仲還指出,廈門設立了專門的臺灣創業館,很多臺灣青年在這里創業獲得了補貼。
昨晚,廈門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31條措施”是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的一個大邁進,在短短一年中,確實看到兩岸青年的交流非常頻繁,臺灣青年一撥接著一撥“登陸”實習、就業、創業,島內科技人才來大陸的也多了。
在廈門,他有更深感受。他說,在“31條”發布后,廈門很快推出“60條舉措”,在就學、就業、創業、生活等諸多方面進行接地氣落實,反響很好。在實施過程中,相關政府部門非常重視政策落實情況,經常到廈門臺協調研、了解政策推行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優化營商環境,引得其他省市臺商羨慕,為此,吳家瑩開心表示:幸福的臺胞在廈門。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李振廣對導報記者表示,31條惠及臺胞措施已經在大陸各地全面鋪開,不僅受到廣大臺灣青年的熱烈歡迎和積極響應,而且兩岸經濟社會融合效果明顯。兩岸經貿聯系越來越密切,更多臺灣同胞來大陸就業、創業、學習、生活。據了解,2018年臺灣同胞來往大陸首次突破600萬人次,“首來族”達到了40萬人,均創歷史新高。
此外,“31條措施”在臺灣島內產生巨大正面反響。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感受到了大陸對臺灣同胞福祉照顧的真誠,對大陸的好感度和對“九二共識”的認同度大幅提升,對“兩岸一家親”理念的認知也有了更切身感受。這一積極現象為進一步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營造出良好的島內社會氛圍。
導報記者吳生林林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