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注意事項》》
》》學生自助游西藏需注意的問題 》》自駕游西藏必備清單 》》最全西藏旅游禁忌
糌粑
糌粑是藏族的一種重要食品,制作很簡單,將青稞(屬大麥類,有白色和紫黑色兩種)曬干炒熟,磨成細面,這便成了待食的糌粑了。糌粑的食用很簡單,俗稱“抓糌粑”。食用時,將糌粑放入碗中,再放少許的酥油茶,用大母指扣住碗沿,其余四指不停地轉動,待酥油與糌粑拌勻便捏成小團而食。
風干肉
風干肉是西藏非常有特色的一種食品。到年底氣溫在零度以下時,將牛羊肉割成小條,掛在陰涼處,讓其自然風干,到來年二、三月份食用時,不僅肉質松脆,口味也獨特,食后回味無窮。
青稞酒是用青稞釀成的度數很低的酒,藏族群眾男女老少都喜歡喝,是喜慶過節必備之飲料,青稞酒的制作工藝很獨特。先將青稞洗凈煮熟,待溫度稍降,便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裝好封閉,讓其發酵,二、三天之后,加入清水蓋上蓋子,隔一、二天后便成青稞酒了。青稞酒色澤橙黃,味道酸甜,酒精成分很低,類似啤酒。喝青稞酒講究“三口一杯”,即先喝一口,倒滿,再喝一口,再斟滿,喝上第三口,斟滿干一杯。一般酒宴上,男女主人都會唱著酒歌敬酒。盛大宴會上,有專門的敬酒女郎,藏語叫“沖雄瑪”,她們穿著最華麗的服飾,唱著最迷人的酒歌,輪番勸飲,直到客人醉倒為止。
青稞酒
農區、牧區的飲食各有自己的特色。牧區的飲食除了糌粑、面粉外,可以簡單地劃分為“紅食”、“白食”。“紅”指肉,“白”指奶。夏天以“白食”為主,冬天以“紅食”為主。牧區的著名小吃有手抓羊肉、烤羊腸和風干肉。
藏式的進餐非常考究。主客各自坐在自己的厚墊上,前擺藏桌分開進食。藏式菜肴有風干肉、奶渣糕、人參果糕、炸牛肉、辣牛肚、灌腸、灌肺、燉羊肉、燉羊頭等。主食有酥油糌粑、奶渣包子、藏式包子、藏式餃子、面條、油炸面果等。
藏餐的口味講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鹽巴和蔥蒜,不放任何辛辣的調料,體現了餐飲文化返樸歸真的生活情調。
西藏各地城鎮都有許多各種檔次的藏餐館。這些餐館無論是高檔的還是簡陋的,其裝潢設計大都注意體現民族特色。“狗蹄”木桌、鐵皮火爐、“八瑞”瓷碗、藏式蒲團、吉祥圖與壁畫等,都體現了藏民族的精神追求。
旅游者到西藏,可以有選擇地品嘗一些有特色的藏餐、藏菜,如各類灌腸、青稞酒和酥油茶、牛羊手抓肉、涼拌牦牛舌、包子、糌耙、各種糕點、以及甜茶、奶茶、酸奶、烤腸、風干肉、夏普青(肉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