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節慶
藏歷年
時間為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一,正月初一雞叫第一聲,主婦便起床背“新水”(傳說是天界諸佛賜給人類祛除百病的吉祥甘露),凡能喝上新年新水,便會在新的一年里不染百病,健康長壽。全寨男子則一起到本寨的神山上去祈禱煨桑。白天,各寨都要舉行非常隆重的賽馬會或文娛演出。初二起,人們開始互相拜年祝賀,請客走訪,并作好迎龍燈獅子的準備。當龍燈獅子到家門前時,家家都要張燈結彩,并送上一份禮物—幾瓶灑或一條煙。
羌歷年
每年的農歷十月初一,延續3-5天,是秋后為了答謝天神賜予五谷豐登的農事活動。按羌族習俗,過羌年時還愿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盤業主。全寨人要吃團圓飯、喝酒、盡歡而散。節日期間親朋好友可互道祝賀,相互迎請。
燃燈節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各藏族村寨和寺院為了紀念佛教改革家、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逝世而舉行的活動。這天凡屬該教派的各大小寺廟、各村寨牧民,都要在寺院內外的神壇上,家中的經堂里,點酥油燈,晝夜不滅。
人們穿上節日盛裝,群聚在為佛教大師而誦祈愿經的寺院前,高誦“六字真經”,向怫的神靈祈愿、磕頭,各村寨的男人們騎上馬,帶上早已備好的柏香樹枝,到村旁的神塔前,高誦禱詞,舉行盛大的煨桑儀式,并向天空拋撒印有獅、虎、龍、鵬的“龍達”(風馬)。男女青年跳起鍋莊舞,老人們坐在看臺上邊喝酒、聊天。還有能說善唱的藝人說唱藏族民間長詩、格薩爾王傳等,直至圓月升起,人們才扶老攜幼,高唱誦念“六字真經”愉快地回家。
麻孜會
農歷正月為藏族的年節。而九寨溝最隆重的節日當數農歷三月十五的“麻孜會”.這天男女老少都身著盛裝去扎如寺參加廟會,燒香敬神,朝佛轉山,向師長親友、和尚喇嘛敬獻哈達,表達美好的祝愿。廟會上也有唱歌跳舞、演藏戲等慶典活動。青年男女也常在這天尋覓知音,交結朋友。
德朵節
每年冬季至初春,是易發生火災的時節,就以村寨為單位,請喇嘛在專門的院內念經祈求免災。這一節日由兩個儀式組成:一是守火儀式,一是驅火儀式。守火儀式時,要在寨子中最適宜觀望的地方搭一個了望蓬,每家委派一名代表駐守望蓬。在晚上十二點前,寨民圍寨轉游,邊轉邊唱,告戒人們防火。驅火儀式由幾個寨子聯合舉辦,持續一天。寨民均穿漂亮的新衣,念經禱告,觀看由數十人組成的馬隊搖旗吶喊,鳴槍驅火。
轉山節
農歷六月十五和七月十五的轉山節,主要活動是朝拜扎依扎嘎神山,但也充滿節日的喜慶氣氛。轉山這天,藏胞大都要著盛裝,相互祝酒,齊聲歌唱,騎馬或步行繞神山一圈。“良敏王清”廟會每年正月初五,為紀念苯教有名喇嘛人圓寂升天,藏民們聚會于扎如寺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