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文化
景區西部是高科技娛樂區,由動感影院、動物世界、超級列車、飛向藍天、賽手角逐、雜技大棚等項目組成。天下第一城再現了北京的形象,她既是旅游城,又是文化城,人們在這里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領略中國古代“古往之輝煌”。因此,中國二〇〇〇年委員會將其命名為“中國二〇〇〇年公園”,并在此舉行了迎接新千年慶典活動。
天下第一城外城以其獨特的三大主題景區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游客。布局巧妙的圓明園景區錯落有致地分布著昔日萬園之園———圓明園的八大著名景觀,“平湖秋月”、“九州清晏”、“正大光明”、“萬方安和”、“上下天光”、“大水法”、“遠瀛觀”、“萬花陣”,富有詩意的名稱充分體現了這些園林建筑的意境。圓明園是中國古代皇家園林建筑藝術的最高境界,天下第一城擇其最知名的八大景觀按原大恢復重建,游人在此可登金鑾寶殿、品皇家御膳、行婚慶大典,感受中國古代皇家文化的無窮魅力。
前門大街景區以老北京市井文化為主題,在這里鱗次櫛比的古老店鋪、京味十足的商販吆喝、精彩紛呈的天橋雜耍,讓人不禁想去尋找那在心底沉淀已久、逝去已遠的古都之夢。高科技娛樂區以現代化游樂為主題,“動感影院”里的“太空之旅”充滿神秘和刺激;“動物世界”里融會五大洲的珍貴飛禽走獸,以它們特有的方式向游客問候;“超級列車”驚心動魄,高科技的現代化游樂讓游客產生強烈的時空變化感,從過去到未來竟然是如此的快捷和方便。
天下第一城集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元素于一體,城內中西式餐廳各行其道,各地美食薈萃其間;獨具特色的城垣酒店設施齊全,足不出戶看盡園中四季美景;會議設施、康體健身、歌廳酒吧、電子娛樂等休閑項目一應俱全,是大小會議、周末度假、親朋聚會的絕佳選擇。天下第一城在激烈競爭中,積極與各大機關、媒體、企業合作舉辦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效應。特別是一年一度的“天下第一城新春爆竹廟會”和“中秋賞月文化節”等特色活動給海內外游客留下了美好的記憶。新千年伊始,天下第一城二期工程動工在即。
屆時,一個布局更合理、項目更新穎、活動更精彩、服務更周到的天下第一城將以新的姿態迎接八方來客。
天下第一城突出文化概念,將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有機結合,宮廷表演、民間花會、現代歌舞,各種風格的文藝演出在相應的主題園區里顯得自然而貼切。每日清晨在城前廣場上演隆重的皇家開城儀式,威武強壯的八旗驍勇、身著朝服的王公大臣、婉約動人的后宮佳麗在少年天子的率領下出城迎賓;正大光明殿每天上演的百官朝拜再現了當年宮中早朝的景象;前門大街上歡快的民間花會博得陣陣掌聲與笑聲,形成天下第一城的獨特魅力。
天下第一城荷花節已成為一城每年舉辦時間最長的主題文化盛會。2013年荷花節以“福城清雅韻、圣地荷花香”為主題,以賞荷之美、拍荷之舞、畫荷之韻、詠荷之情、悟荷之道、品荷之香、識荷之源、購荷之禮為活動主線,向游客展示三萬多平方米、二百余個品種的精品荷花。荷花節期間,第一城還推出大型皇家開城盛典、清宮樂舞、乾隆皇帝賞荷巡游、名家詩詞書畫展、荷花節攝影大賽、宮廷燒烤廣場、養生系列游、荷緣車友會、美食荷花宴、消夏戲水嘉年華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為充分挖掘和弘揚香河深厚的荷花歷史文化,香河縣大力開展荷花之鄉創建,全面創響“水潤荷香、北國江南”生態品牌。按照“香河幽香、河中有荷”思路,構建“多點開花、景色相連”布局,綜合打造系列荷花景觀。擴大香河第一城現有荷花種植規模,形成百畝珍奇荷花景觀園,豐富第一城荷花節文化內涵;在原有3000畝藕荷種植基礎上,重點擴大慶功臺村藕荷種植規模,打造萬畝藕荷基地,大力推介“荷花之鄉”品牌,打造5A級旅游景區。
開發潮白河秀水街大橋生態公園和大香線潮白河大橋東側荷花園,構建潮白河生態公園,已栽植觀賞性花蓮60余萬芽;在國華影視基地上下游2000多米范圍內,打造園林景觀和文化創意園區相結合的示范點,已栽植荷花50余畝,將成為京津冀地區著名的消夏賞荷盛地之一。
出行小貼士
開放時間:8:30-17:00
景區電話:0316-8211028
最佳旅游時間:全年
大約瀏覽時間:3小時
門票信息
景點設施:住宿餐飲景區游客咨詢處安全保障措施景區指示牌垃圾桶老人服務設施(盲道輪椅救護站等)停車場(團隊大巴停車場私家車停車場)
門票價格:80元
交通指南:
乘車線路:在北京火車站東街乘938路巴士可直達第一城。廊坊市汽車站發車的廊坊至香河公共汽車也可直達。
自駕線路:從北京出發,可沿京沈高速公路至香河出口下道,上夏墊至安平的公路西南行12公里即到。 從天津出發,可沿京津塘高速公路至廊坊出口下道,上廊坊至香河的公路東北行30公里即到。
延伸》》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