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介紹,十余年間,科考隊考察面積達2000多平方千米,翼龍面積約幾十平方千米,一平方米差不多存在一個翼龍個體。
翼龍3D還原圖。繪畫:趙闖;科學指導:汪筱林
新疆發現翼龍化石研究價值如何?
早在2014年,汪筱林團隊就在哈密發現了三維立體保存的大量雌、雄哈密翼龍個體及它們的5枚蛋化石。哈密翼龍這一新的類群及其蛋化石的發現和研究,在翼龍的性雙型、個體發育、生態習性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這一發現被認為是“翼龍研究200年來最令人激動的發現之一”。
新疆發現翼龍蛋化石
據悉,在這之前,全世界共發現了11枚翼龍蛋,其中有5枚三維立體的翼龍蛋發掘于哈密,另外6枚翼龍蛋大都是以二維壓扁形式保存的,僅阿根廷發現了一枚三維保存的翼龍蛋。因此,很多生物學問題如胚胎發育和生殖策略等很少被了解。
相關閱讀:
翼龍基本信息
翼龍又名翼手龍(Pterosauria),是一種已經滅絕的爬行類,共有近100多個品種。 盡管與恐龍生存的時代相同,但翼龍并不是恐龍。希臘文意思為“有翼蜥蜴”,是飛行爬行動物演化支。 生存于晚三疊紀到白堊紀末,約2億1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
翼龍類是第一種飛行的脊椎動物,翼龍的翼是從位于身體側面到四節翼指骨之間的皮膚膜衍生出來的。較早的物種有長而布滿牙齒的顎部,以及長尾巴;較晚的物種有大幅縮短的尾巴,而且缺乏牙齒。翼龍類的體型有非常大的差距,從小如鳥類的森林翼龍,到地球上曾出現的最大型飛行生物,例如風神翼龍與哈特茲哥翼龍,翼展超過12米,牙齒有10厘米長,有巨大的尖嘴。
沉積作用,骨骼完全礦物化而得以保存。
礦物質在地下往往會分解和重新結晶,變得更為堅硬,這一過程被稱為“石化過程”。隨著上面沉積物的不斷增厚,遺體越埋越深,最終變成了化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恐龍化石的知識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英國風俗禁忌有哪些?英國傳統節日及習俗盤2018-04-0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