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大沖”錯過要等17年
另一次非常值得關注的天象是發生在 7月27日的火星“大沖”。火星沖日,就是火星位于日地連線上,并且和地球同位于太陽的一側。而當火星在接近近日點時沖,則成為“大沖”,在太陽系的行星“大沖”之中,火星“大沖”是最為典型而壯觀的。
今年的火星“大沖”發生在7月27日13時12分,亮度-2.8等,摩羯座。屆時火星行至自2003年8月至2035年9月間與地球距離最近的位置,紅色的火星既大又非常明亮。整個8月都將是2018年整夜觀測火星的最佳時機。
王玉民介紹,火星“大沖”約15年或17年發生一次,本次“大沖”將是自2003年火星“大沖”以來,火星最為明亮的一次。王玉民還記得2003年火星“大沖”日,上千人來到古觀象臺排隊觀測火星的盛景。“本次‘大沖’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再等下一次就是2035年了。”
除了火星“大沖”之外,今年還將出現木星沖日、土星沖日的天象,這是今年木星、土星最亮的時分。其中,木星沖日發生在5月9日8時38分,亮度-2.5等,天秤座。土星沖日發生在6月27日21時27分,亮度0等,人馬座。
此外,今年還將出現兩次距離很近的行星“相合”的天象。包括1月7日8時38分發生的火星合水星,火星在水星之南0.2°,日出前可觀測,條件不錯,“值得一看”。4月2日23時44分發生的火星合土星,火星在土星之南1.3°,日出前可見。
提醒
水星逆行只是“視覺游戲”
除了嚴格意義上的天文現象以外,王玉民還解釋了近年來在網絡上頗受關注的“水逆”的來由。“所謂‘水逆’不是科學意義上的天文現象,而是出現在所謂的‘星占’中的‘術語’。在天文領域,水星逆行的現象是極為正常且常見的。”王玉民解釋,水星逆行并非水星的實際運行方向反向,而只是一種視覺差。是由于地球、水星二者運行軌道角度差和繞轉速度差,而在水星繞軌趕超地球時帶來的視覺上的軌跡改變。“這‘逆行’不是像突然剎車、調頭,開始向反方向行駛。本質上就像地球被水星‘超車’一樣。”這種水星逆行的現象,每年都會發生3到4次,時間也是非常固定的前后持續20天左右。比如今年,水星就將發生3次逆行,第一次3月23日至4月15日,位于白羊座;第二次7月26日至8月19日,位于獅子座;第三次11月17日至12月7日,位于人馬座、天蝎座。
至于所謂的“水逆”能不能被大家觀測到呢?王玉民說,水星本來就很難觀測,由于距離太陽太近,經常湮沒在太陽的光輝中,“‘大距’時能看見它‘現身’就不錯了,至于它的逆行,就別指望能看見了。”與水星的逆行相比,金星、火星、木星的逆行都比較容易觀測。比如,今年10 月 5 日到 11 月 16 日期間,金星在天蝎座逆行;6 月 26 日到 8 月 27 日期間,火星在寶瓶座逆行。“同是‘地內行星’,金星逆行的觀測較之水星要容易得多。這顆亮星在夜空中自西向東移動稱為‘順行’,在即將發生逆行時,它會短暫停留在夜空中不動,這在天文學上叫做‘留’,此后人們就將看到它自東向西‘返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