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月食月全食是什么時候
今年的第一次月全食出現在本月的31日,也就是農歷的臘月十五。全程初虧19時47分,食既20時51分,食甚21時29分(最大食分1.321),生光22時07分,復圓23時11分。王玉民說,這次月全食恰逢“超級月亮”發生,時間又是自傍晚開始,午夜前就結束了,觀測效果非常好,觀測時間也非常合適,堪稱“五星級”的精彩天象。在我國,除新疆、西藏外,其他地區都是全程可見,而在新疆、西藏則可見“帶食月出”。[今晚月全食開始結束具體時間幾點幾分]
第二次月全食在7月28日,正好是今年的“最小滿月”發生之時。全程初虧2時24分,食既3時29分,食甚4時21分(最大食分1.614),生光5時13分,復圓6時19分。西部、西南部可看到全過程,東部看到“帶食而沒”。“這一次月全食可以說觀測效果也不錯,不過觀測時間在后半夜,比較晚。”王玉民介紹,今年還將出現兩次月全食的精彩天象。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種,當月亮、地球、太陽完全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地球在中間,整個月亮全部走進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變成暗紅色,形成月全食。》》2018.7.28火星大沖月全食直播地址
月食月全食是什么天文現象
王玉民介紹,今年還將出現兩次月全食的精彩天象。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種,當月亮、地球、太陽完全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地球在中間,整個月亮全部走進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變成暗紅色,形成月全食。[月全食火星大沖一起出現時間點]
2018年其他值得一觀的天文現象
5月9日 木星沖日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行星,用小型天文望遠鏡就可以輕松看到它的表面條紋以及四顆衛星,非常漂亮。如果用大一些的天文望遠鏡,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木星表面的大紅斑。
在5月9日,木星達到沖的位置,木星、地球、太陽之間近乎成一直線。沖時木星視亮度約-2.5等,位在天秤座,視直徑約44.8角秒。木星沖的前后數天都是整夜可觀賞木星的最佳時機。
6月27日 土星沖日
土星是太陽系內最迷人的行星,以它的光環而著稱。利用小型天文望遠鏡就可以觀測到土星的光環,不同的年份,光環也是有所變化的。
在6月27日,土星、地球、太陽近乎成一條直線,達到沖的位置,土星視亮度約0等,位在人馬座,視直徑約18.4角秒。
和木星一樣,在沖日前后的數天里,土星也是整夜可見,傍晚從東方升起,清晨落下。
7月27日 火星大沖
火星沖日不算少見,但是大沖一般要15年或17年才發生一次。7月27日,火星行至自2003年8月至2035年9月間與地球距離最近的位置,火星將大且明亮。
在7月27日火星大沖的前后一段時間,火星的亮度為-2.8星等,視直徑為24.3角秒。火星沖日前后數天,傍晚它將從東南方向升起,到次日清晨才從西邊落下,整夜都是觀測的好時機。
1月4日 象限儀座流星雨
根據預報,2018年的象限儀座流星雨的極大將出現在北京時間1月4日6時,預計極大時的流量在每小時100左右。[2018流星雨時間表]
象限儀座是被取消了的星座名稱,雖然象限儀座被取消了,但是這個流星雨卻是著名的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非常穩定,該流星雨輻射點位于天龍座、牧夫座、大熊座和武仙座的交界處。本次流星雨最大的問題來源于月光的干擾,觀測效果會大打折扣。
8月13日 英仙座流星雨
每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非常著名,一直以穩定著稱,從不失約。每年在7月20日至8月20日前后出現。
根據預報,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極大時間發生在8月13日4時至16時,每小時流星的流量在110顆左右。
12月14日 雙子座流星雨
流星雨和彗星的關系密切,是由于彗星的破碎而形成的。這是因為彗星主要由冰和塵埃組成,每次當彗星回歸,靠近太陽時會有冰氣化,使塵埃顆粒噴出,會被留在彗星軌道。當地球穿過塵埃尾軌道時,這些塵埃以及小顆粒就進入了大氣層,摩擦后發光,人們就能看到流星雨。
不過,雙子座流星雨的母體比較特殊,并不是彗星,而是一個石質的小行星(3200 Phaeton),不過一直有爭論認為這是一顆休眠的彗星,有研究表示這顆小行星有類似彗星一樣的內核。
預報顯示,雙子座流星雨將在12月14日20點30分達到極大,流星數目ZHR大約為120,但是,當天月球將在23點左右落下,所以下半夜的觀測條件會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