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龍年春節,是第一個8天春節長假。近日,記者從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春節假期,云南文旅緊扣“歡歡喜喜過大年”惠民樂民系列主題活動,圍繞保供給、促消費、優服務、護安全等假日文旅工作重點,全力抓好春節文旅假日各項工作,全省節慶氛圍格外濃厚,假日市場活力迸發,文旅行業安全平穩,總體呈現“活動多、人氣爆、消費熱、經濟旺、秩序好”的態勢。
活動多
以“歡歡喜喜過大年”為主題,統籌各類文化資源,持續推出別具特色、精彩紛呈、種類繁多、群眾樂享的“共建共享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點燃龍年新春”30個系列1700余項文化活動。
云南年味氛圍濃。充分發揮“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優勢,大力開展“賞年畫 過大年”“我為群眾辦實事——文化進萬家”“書香大拜年——親子誦讀”等活動,營造“紅紅火火過大年”濃厚氛圍。
文化惠民品質高。組織開展“春到萬家”系列群眾文化活動2900余場,其中民族民俗文化活動1360余場、“村晚”216場、戲曲進鄉村惠民演出108場、“彩云之南等你來”廣場舞800余場、新春音樂會28場,線上線下惠及群眾2069.94萬人,讓群眾在節日熏陶中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傳承公序良俗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昆明石林、楚雄南華、玉溪峨山文旅部門組織開展的全國春節“村晚”示范展示點活動,由群眾“自編自演”,并通過云南公共文化云“村晚”宣傳專欄進行直播展示,取得良好效果。
文藝“惠”演規模大。全省國有文藝院團紛紛走進景區、機場、古城、古鎮等群眾密集場所,共舉辦線上線下公益演出活動145項455場,通過沉浸式體驗方式向游客展示云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歷史文化。各類文化場所舉辦美術、攝影、書法作品展覽超過100多個,線上線下觀展人數近300萬人次。其中,省雜技團打造云南首部古風漢服演藝產品,春節期間共接待游客12萬人次;省滇劇院在安寧市石莊村演出的《秦香蓮》等6場經典傳統戲曲異常火爆,吸引9000余名村民進場觀看。
非遺新春主題活動亮點多。全省共舉辦各類“非遺過大年”主題實踐活動268場,參與人數605.1萬,均創歷年之最。其中,曲靖千人舞龍舞獅、普洱西盟佤族木鼓舞、臨滄耿馬傣族馬鹿舞等活動,充分展示云南非遺獨特魅力。
公共文化場館活動受青睞。各地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等利用自身特點,發揮“詩和遠方”文旅融合優勢,推出233項文化體驗活動,吸引游客和市民爭相駐足。省博物館推出“云博文物有滋味”文物糖畫創作、“好運滾滾來”爨體滾輪版畫印制等活動,日均接待游客1.7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近1倍;滇西抗戰紀念館增加歷史講座,吸引入館觀眾增長近500%。
民族節慶活動成效好。舉辦苗族花山節、天天潑水節、傣泐文化節、景頗目瑙縱歌、麗江棒棒會、傈僳族闊時節、傣族趕擺等39項少數民族節慶活動,與農旅、體旅、文旅相互融合,持續引流量、聚人氣。其中楚雄州彝族左腳舞系列活動吸引上百萬人參與,盈江景頗目瑙縱歌盛會每天有上萬人參加。節期各類文化節慶活動在央視新聞頻道報道94條,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新華社、人民網等媒體發布信息1500多條。“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全網閱讀量繼續累計攀升達265.9億次,首屆“云南民歌大家唱”單項活動閱讀量達3.8億次。
人氣爆
春節假日之前的持續深入宣傳推廣促銷,加之云南宜人的天氣條件、類型多樣的旅游產品線路、豐富多彩的民俗節慶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蜂擁而至,云嶺大地游客如織、人山人海。
傳統與新興旅游目的地全面火爆。假日8天,各州、市旅游經濟全面快速增長,節期前7天,攜程平臺數據顯示,云南在線預訂旅游產品人數同比增長68%、居全國第5位,在線旅游交易額同比增長62%、居全國第3位,僅次于廣東和浙江。全省189家4A級以上景區預計接待游客2480萬人次,日均同比增長52.9%。其中昆明、大理、紅河、迪慶等傳統旅游目的地更趨火熱,游客人數和旅游收入同比在高位上增幅均為10%以上,昆明西山、彌勒東風韻、漾濞石門關等一批景區是平時日均游客量的6倍以上,西雙版納告莊西雙景日均游客達15萬,昆明滇池海埂大壩和大理洱海生態廊道等免費景區單日峰值游客超過10萬人次;玉龍雪山峰值接待游客超3.6萬人;西雙版納、大理入圍網評全國十大最擁擠景點第4位和第5位,大理高峰日被網友戲稱為“今年中國春節最‘堵’城市”。
德宏、文山、臨滄等新興旅游目的地增幅超過15%。德宏、大理、西雙版納、麗江異常火爆,酒店、民宿住宿率80%以上,城區再現“一房難求”的紅火景象,芒市傣族古鎮日均游客2.5萬,芒市、瑞麗市區住宿爆滿,不得不向周邊鄉鎮輸送分流。石屏異龍湖濕地公園、個舊老陰山、廣南六郎城等傳統旅游景區竟出現游客超最大承載量情況。
消費熱
推出37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春節假期全省鄉村旅游接待游客2215.2萬人次,鄉村旅游收入實現114.14億元。夜間文旅活動“流量”可觀,全省14個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3萬余家商戶春節期間開門營業,吸引游客超過1200萬人次,營業收入突破50億元,同比增長45%以上。昆明世博園“花漾中國年——東方之光大型沉浸式古風不夜城”、西雙版納告莊星光夜市等成為刷屏網絡的“夜游”打卡地標。大理州1520家旅拍婚拍生意興隆,“最佳愛情表白地”“目的地婚禮”成為大理旅游新名片;麗江市1220余家旅拍服務營業時間普遍持續至凌晨,不僅加快了美妝、服飾、攝影等旅拍要素聚集,也成為當地旅游消費熱點。
上百個溫泉康養旅游產品備受游客追捧,彌勒、騰沖溫泉SPA等地“一票難求”。旅游演藝市場火爆,《印象麗江》《夢幻騰沖》等16個規模較大的旅游演藝節目春節演出達450場次,接待游客量超53萬人次,同比增長均為30%以上;麗江市6個旅游演藝節目單日演出達24場次,創疫情轉段后演出場次新高。西雙版納州推出11條雨林印象備受親子家庭喜愛,成為熱門“打卡”項目,野象谷研學游產品參與游客達9700人次;麗江市創新推出研學基地、產品、課程、線路和達人“五個一批”的研學旅游產品,受到北京師范大學教育集團、復星文旅集團等一批研學旅行服務商歡迎,麗江地中海度假區研學團等5個研學旅行團組團人數達2000余人。楚雄州推出“古鎮游”,僅光祿古鎮就接待游客5.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600萬元。
經濟旺
據統計,春節假日8天全省實現旅游總收入637.4億元,按上年春節可比口徑增長45.1%。據假期抽樣調查,全省接待省外游客占比達54.3%,同比提高8.7個百分點。游客平均停留3.1天,同比延長0.8天、增長34.2%。人均消費達1115.2元,同比增加263.9元、增長31.0%。
秩序好
文旅行業牢固樹立“群眾過節、文旅干部過關”的責任意識,嚴格落實三級值班制,廳主要負責同志全程總帶班,班子成員分段帶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文化和旅游假日工作。尤其針對游客高峰,加大文旅志愿者服務力度,春節期間全省共發布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項目3286個,設立志愿服務點654個,參與服務7.8萬余人次,服務時長35.6萬小時,惠及游客和群眾約1580.8萬人次,為游客提供信息咨詢、購票引導、應急救助、拍照留影、停車引導、景區疏導等志愿服務,受到群眾普遍歡迎、游客廣泛點贊,成為云南文旅服務“自然口碑”。比如,省外游客“SC(宋詞)”到彌勒旅游后留言,“這是云南的一個縣級市彌勒,從第一晚開始就體會到云南旅游宣傳和配套服務的用心。人多車多,但無論是地面停車場還是地下停車場,全部免費停車,夜深了還有工作人員在疏導車流。還有指定的煙花燃放點,夜里璀璨奪目,很是熱鬧。景區停車、擺渡車安排等等也是井然有序……”
各地推出30多項旅游景區門票減免優惠活動,進一步刺激旅游消費。昆明推出前往轎子雪山等36個A級旅游目的地公交專線,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用音樂和5萬枝鮮花歡迎來滇的國內外游客,讓游客帶著浪漫舒適游云南。勐海、勐臘緊急調入公交車為游客提供出行便利服務;大理市、麗江古城區、景洪市將人行道對私家車開放停靠;瑞麗市一寨兩國臨時增設多個免費停車場;大理等熱點地區群眾自發為游客引路和停車備受好評。各地第一時間向入滇游客發送落地溫馨提示短信。17家4A級旅游景區及時向游客發布勸返預警分流信息。各地文旅、公安部門全員在崗,下沉一線值守聯動快速處置假日旅游問題。全省出動執法人員1.35萬人次,巡查檢查涉文旅場所和旅游團隊6786家(個)次,高效便捷處理游客反映的各類涉旅訴求。游客對云南旅游給予高度評價:“云南真是好幸福的一個省”。全省文旅系統經受住了又一場大戰大考的嚴峻考驗,安全形勢總體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