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國風俗禁忌有哪些?
英國人喜歡安靜,講究禮節,性格內向含蓄,少與陌生人隨意搭訕或攀談,但也愛開玩笑,不時展現英式幽默。您對英國和英國文化了解越多,對這種幽默的體會也就越深。如登門拜訪英國人,一定要事先征得受訪者同意,并按約定時間準時到達,不能早到,更不能姍姍來遲。英國人用餐時講究安靜,餐具盡量不要碰觸發出聲響。
1.著裝禮儀禁忌
在正式社交場合,英國人特別注重服飾衣著,如出席此類活動,應事先了解著裝要求(DressCode),確保裝束合宜,一般原則是寧可隆重,不得馬虎,否則可能鬧出笑話或陷入尷尬。在工作場合,英國人著裝正式、莊重,男士通常穿西裝,女士則多穿制服套裝。至于英國的喪葬禮儀,如有人不幸故去,家人一般會在報紙上刊登一則小啟事,說明喪禮將在何時何地舉行。參加喪禮的男女都穿黑色或顏色深暗的服裝,只送鮮花和花環。
男要肩平,女要束腰,衣服平整,褲線筆挺。即要突出健美的線條,還要掩蓋身體的缺陷。在某些特定的正式場合,英國人還保留不少傳統服裝,法院正式開庭時,法官仍然頭戴假發,身穿黑袍。教堂做禮拜時,牧師要穿上長袍;每屆國會開幕,女王前往致詞時,更是頭戴珠光閃爍的王冠,隨行的王宮女侍都身著白色的長裙禮服;王宮衛士身穿鮮紅的短外衣、黃扣黃束腰,頭戴高筒黑皮帽;倫敦塔樓的衛士黑帽、黑衣、上繡紅色王冠及紅色邊線,近衛騎兵是黑衣、白馬褲、黑長靴、白手套,頭戴銀盔,上面飄著高高的紅穗。
2.不能加塞
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你可以看到他們一個挨一個地排隊上公共汽車、火車或買報紙。加塞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
3.不能問女士的年齡
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甚至他家里的家具值多少錢,也是不該問的,如果你問了一位女士的年齡,也是很不合適的,因為她認為這是她自己的秘密,而且每個人都想永葆青春,沒有比對中年婦女說一聲“你看上去好年輕”更好的恭維了。
4.不能砍價
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如果你購買的是一件貴重的藝術品或數量很大的商品時,你也需要小心地與賣方商定一個全部的價錢,英國人很少討價還價,如果他們認為一件商品的價錢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
二、英國傳統節日及習俗盤點
元旦(NewYear’sDay):1月1日
每年此時女王都會發表新年祝辭,教堂會在除夕夜做禮拜守歲。元旦新年一般是圣誕節慶祝活動的延續。不少英國人會在圣誕節前開始一直放假到新年過后。在倫敦,一個已經實行多年的做法是在除夕提供免費公共交通,方便人們迎接新的一年。在子夜將臨之際,不少人會聚集在倫敦市中心泰晤士河河畔的議會大樓前等候“大笨鐘”敲響1月1日零時零分的鐘聲。不少人會帶備香檳酒,舉杯迎接新年。
在蘇格蘭愛丁堡市的古老城堡下的公園中,人們也會聚集,慶祝新年的來臨。在蘇格蘭,慶祝新年的活動稱為Hogmanay,是蘇格蘭一個非常重要的慶祝活動。
情人節(Valentine’sDay):2月14日
每年的2月14日是所謂的情人節(Valentine’s Day)。現在這個節日已經成為了年輕人熱切期待的一天,讓他們有機會可以同心上人共慶良辰。不過,這個日子其實本來是教會中的一個圣人的紀念日,紀念圣瓦倫丁(St Valentine)。這位圣人據信是一個公元3世紀的人物,他后來在羅馬殉道。有傳說說,他生前曾經極力協助一些有情人成眷屬,因此他的紀念日被用作所謂的情人節。
無論此說是真是假,不少英國人都會在這一天發情人卡給心上人,但是,英國的傳統是,發卡人不得在卡上簽名或者留下任何可以顯示自己身份的印記,以免遭遇厄運。
母親節(Mother’sDay):四旬齋(Lent)期間的第四個星期日
人們在這天會贈送賀卡和鮮花等答謝母親的養育之恩。英國的“母親節”與美國的完全不同。在美國,5月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但是,英國的所謂“母親節”是在基督教會的耶穌受難前的“封齋期”內的第四個星期日。據悉,按照古老的教會傳統,這一天是信徒回到他們本來所屬的教堂(mother church)的一天,因此,所謂“mother”,本意不是母親,但是,到了大約17世紀中,人們開始把“mother”也包括了人們自己的母親,后來就演變成現在的所謂“母親節”。
在這一天,英國不少人仍然按照傳統,準備一個稱為“Simnel Cake”的蛋糕,帶回家給自己的媽媽,或者送到教堂,與其他教友一起享用。
按照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留下的傳統,這種用干果、果仁、香料、酒和雞蛋制造的蛋糕上面有一層蛋白杏仁軟糖,上面有11個用這種軟糖造成的球,以紀念除了猶大以外的其他11位耶穌基督的門徒。
威爾士國慶日(St.David’s Day):3月1日
St. David’s Day在每年的3月1日,最初是為了紀念圣徒Dewi Sant(大衛·森特,Dewi Sant是威爾士語)而設立的紀念日,到了18世紀,這一天被定為了威爾士的國慶日。2000年,威爾士議會全票一致通過了將St. David’s Day定為威爾士公共假日的決議。
在每年的3月1號這一天,威爾士都會舉行很多的慶祝活動,當然是以卡迪夫最為熱鬧。在當天,市中心會舉辦大型的游行慶典,游行慶典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人們穿上帶有威爾士風格的傳統服裝盛裝游行,另一個是軍樂表演。
除了游行慶典之外,市中心的Queen Street一般從從2月26號開始會舉辦大型威爾士美食節,各種當地的土特產、小吃、美食一應俱全。另外,在3月1號當晚,St. David Hall也會舉行大型音樂會。
北愛爾蘭國慶日(St. Patrick’s Day):3月17日
圣帕德里克的故事一共有很多版本,細節上略有不同,不過不論是哪個版本,圣帕德里克都被描述成為公元五世紀一個信仰很堅定的天主教圣徒,立志要將基督教義傳遍愛爾蘭。因為在此之前愛爾蘭人大多信仰凱爾特德魯伊教(據說巨石陣就是史前德魯伊信徒的祭祀場所),所以帕德里克在傳教的路上磨難重重,不過,在他的努力下,愛爾蘭人民最終接受了基督,他本人呢也因為這項事跡被封為圣人。3月17日就是這位圣人去世的日子,于是愛爾蘭人民為了紀念他就將這一天訂為圣帕德里克日。
愛爾蘭的代表物是三葉草和愛爾蘭小矮人(Leprechauns,穿著全綠的衣服,帶著綠帽子),因此這一天的傳統,就是大家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穿著黃色綠色的服飾,帶著綠帽子,臉上也畫上三葉草的圖案,參與到熱鬧的大游行中。
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復活節前一個星期五
受難日是耶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死的日子,這是紀念耶穌生命中最高潮的一周(也稱為“圣周”)中最為重大的節日。整個一周的主題圍繞耶穌基督的受死和復活。
復活節(Easter):春分后月圓第一個星期天
復活節是紀念耶穌基督復活的節日,在春分之后第一次滿月之后的第一個星期日。
根據《圣經》記載,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第三天身體復活,復活節因此而得名。復活節中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就是復活彩蛋和兔子啦,世人使用蛋代表重生和豐盛的生命。
除了吃“復活蛋”以外,英國不少地方每年復活節左右都有有關“蛋”的活動,例如:英國的一些慈善組織和旅游機構都會在這個時候在一些著名的花園或大宅的園圃內舉辦尋“復活蛋”的活動。最有趣的莫如一些地方在山坡上舉行的“滾蛋”比賽。參賽者自備生雞蛋,到山頂上把雞蛋“滾”到山下,大家都會各出奇謀,希望取勝。
英格蘭國慶日/圣喬治日(St. George’s Day):4月23日
每年4月23日是英格蘭的國慶日。這是紀念英格蘭守護神圣喬治殉難的日子。公元270年,圣喬治出生在土耳其東部。他隨后搬到巴勒斯坦成為一名羅馬士兵。為了反抗羅馬統治者對基督徒的迫害,他奮起反抗,與羅馬皇帝為敵,后慘遭殺害。1348年,他被奉為英格蘭的守護神。
根據傳統,英格蘭人在圣喬治日這天胸前別一朵英格蘭的國花——紅玫瑰。英國的教堂會在當日奏響《耶路撒冷》的贊美詩。街上各色的建筑門口會掛上白底紅十字的圣喬治旗。
然而隨著18世紀英格蘭和蘇格蘭的統一,圣喬治日的地位被逐漸忽視。如今,它沒有被列為英國的公共假期。
五朔節:5月1日
5月1日是英國傳統的五朔節,它與國際勞動節沒有關系,與基督教也沒有聯系。它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節日,在羅馬時代即已存在。其最初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大約在公元前1世紀隨比爾格人傳入了英國。它無疑是歐洲春天里最古老并且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英國民眾歡慶五朔節 火光漫天照亮夜空
據說,這個節日的名稱是從一個意為“明亮的圣潔的火”的凱爾特詞演變來的。節日旨在慶祝春天里百花盛開的景象。
女王法定誕辰日(Queen's Official Birthday):6月10日或前一個星期六
英國在6月10日或前一個星期六的女王法定誕辰日放假,以取代4月21日女王的生日。
萬圣節(Halloween):11月1日
萬圣節又叫諸圣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圣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在中文里,常常把萬圣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圣節(All Saints' Day)。那一天,要舉行的彌撒儀式(Mass)是慶祝在天的全體圣人(Hallow)。
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去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
蘇格蘭國慶日(St. Andrew’s Day):11月30日
你會看到大街小巷上都會懸掛起藍白小旗。這就是蘇格蘭的“國旗”。這面旗子的名字就叫做Saint Andrew’s Cross,他的圖案是藍底白交叉,這個白交叉就象征了圣安德魯殉道時被釘上的X形十字架。而且這一天不僅是在蘇格蘭本地,全球所有擁有蘇格蘭血統的人會穿上傳統的蘇格蘭裙、舉行各種盛大的集會,跳起傳統的凱利舞(Ceilidh),喝點威士忌來慶祝這一節日。
另外,為了慶祝國慶日,11月30日這天蘇格蘭的主要景點都會免費開放,愛丁堡城堡當然也是。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品嘗到各種蘇格蘭美食,看著穿著蘇格蘭裙的蘇格蘭男人吹風笛,小孩子們圍圈跳凱利舞。首府愛丁堡更會有一周的慶祝活動,推出各種音樂劇、舞蹈、美食;格拉斯哥市中心則會舉行各種大型的盛裝舞會、爬梯;在鄧弗里斯,人們會在傳統的Burn’s night的歌聲中度過最美妙的國慶日。
圣誕節(Christmas Day):12月25日
圣誕節是為了紀念耶穌的誕生,而圣誕老人是來自于一個叫尼古拉斯的人,尼古拉斯出生在小亞細亞巴大拉城,家庭富有,父母親是非常熱心的天主教友,不幸他的父母早逝。尼古拉斯長大以后,便把豐富的財產,全部捐送給貧苦可憐的人,自己則出家修道,獻身教會,終生為社會服務。他死后被尊為圣徒,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胡子老頭。
每年圣誕節他駕著鹿拉的雪橇從北方而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圣誕禮物裝在襪子里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過節前記得囤夠食物)
傳統的圣誕期在12月25日開始,一直到翌年的1月6日的所謂“第12夜”(Twelfth Night)結束。在這段之間之中,不少英國人會張燈結彩,裝飾家居,以示慶祝。現在不少英國人可能在12月初已經購置圣誕樹等裝飾,放在家中。
按照傳統,不少英國人都會在圣誕前夕到教堂出席崇拜或者其他宗教儀式,包括羅馬天主教會在午夜舉行的所謂“子夜彌撒”,以迎接圣誕節和紀念基督的誕生。
圣誕節的裝飾會一直保留到翌年年初,但是,人們一般會在“第12夜”把裝飾拆除,這是因為人們相信,裝飾保留超過這個時間會帶來厄運。
節禮日 英國購物節(Boxing Day):12月26日
Boxing Day是為了紀念圣司提反遭異教徒用石塊砸死,成為基督教第一位殉教者。據說一般在這一天,牧師將打開功德箱,將里面的捐款分發給窮人。
如今,Boxing Day(節禮日)是所有商家、全民參與的瘋狂購物節~黑色星期五和雙十一跟Boxing Day比起來都不算啥了!英國政府為了更好地“促進經濟”,特定12月26日為英國的法定官方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