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顧廷燁揮劍刺死了康姨媽,這樣大快人心的劇情令觀眾拍手稱快,然而,顧廷燁此舉也為他和盛明蘭留下了隱患。王家人聽信了小秦氏之言,聯合狀告顧廷燁,誓要顧廷燁付出代價。
劇中,小秦氏先是拉攏王家人,然而又拉攏四房夫婦,轟轟烈烈上朝告狀,而王老太就比較“高級”了,先是去告訴太后,請太后裁斷,無奈太后無動于衷,但是王老太也不是好惹的主,隔天就去敲登聞鼓,要求面見圣上告御狀。
這王老太的丈夫就算是舊臣之一,但太后都不想處理了,她這樣敲登聞鼓就能夠面見皇帝是不是太草率了些?其實不然。
這登聞鼓是什么?這登聞鼓就是能夠鳴冤的鼓,也是能夠諫言之鼓。這個鼓在宋代之前就設立了,凡是只要有冤情亦或者是有什么好建議的平民百姓,都能夠擊鼓。而皇帝聽到鼓聲之后,無論在做什么事情,都必須放下,處理平民的訴求。
曾經有官員要求對百姓的諫言進行篩選之后才能夠面見皇上,但是都被阻止了,百姓才能夠暢通無阻的敲登聞鼓。所以,王老太擊鼓就能夠見皇上其實也不草率,反而是一種能夠為自己的女兒“鳴冤”的正當手段。
在歷史上,就有擊鼓鳴冤的例子,比如,北宋初期的徐士廉,敲登聞鼓狀告考官徇私舞弊。宋太祖趙匡胤得知消息之后,要求重考,最后原來被錄取的36人中有10人落選,這就意味著其中的水分很大。考官也因此被降職。
可見這登聞鼓還是很有用處的,不過后來就形同虛設了,甚至說,如果貿貿然敲鼓,還會被杖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