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吸引年輕觀眾的同時,《麻雀》的原著作者及編劇海飛也強調,“諜戰劇最重要的肯定不是情感,而是諜戰橋段。”他認為,諜戰劇情節好關鍵是要有大量的反轉,“從頭到尾延續懸念,主角處于兩難狀態”,“一定是把觀眾的心揪起來”。他表示:“諜戰劇無非是沖關游戲,一道一道的關看你怎么樣闖過去。”
諜戰創新三大招:能吸引年輕粉絲嗎?他們未必買賬!
除了《麻雀》外,同為諜戰劇的《胭脂》、《雙刺》也正在熱播。相似的是,三部諜戰劇都不約而同用創新的方式吸引年輕觀眾,但效果并不相同。
1 偶像演員扛大旗
自從《偽裝者》取得成功之后,諜戰劇漸漸往偶像化路線靠,《麻雀》的主演是李易峰、周冬雨、張若昀等年輕演員,《胭脂》由趙麗穎擔綱,這樣的偶像化設置,讓觀眾耳目一新之余也引來不少演技方面的質疑。
《麻雀》演員陣容中有李易峰這樣的偶像
有觀眾認為,《麻雀》、《胭脂》都和《偽裝者》一樣可以歸為“高顏值諜戰劇”,主演們光鮮亮麗的造型讓諜戰劇不再“灰頭土臉”,而是變成了年代劇的“時裝秀”。對此,有電視劇制作人表示,“諜戰劇偶像化”是市場選擇。一方面是諜戰劇類型本身的限制,“重懸念、重情節的諜戰劇有很多了,在懸疑上難以超越,就只能選擇打另外的牌”。另一方面,受眾的變化也是原因,“觀眾更年輕了,傳統路線不一定能吸引他們,有高顏值又有虐心戲才是收視保障,而且電視臺買劇也會看重人氣、看重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