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楊利推出的《獨刺》將家庭情感揉進諜戰的極致環境中,讓觀眾耳目一新,《雙刺》是其姊妹篇。楊利透露,《雙刺》最初是做給成都臺的定制劇:“這部劇最開始叫《解放成都》,不是以諜戰為出發點,但我們在策劃大綱中發現有彭剛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就決定通過一個家庭的變化,折射當年解放成都時人的變化。我們想知道在那個年代,他們的生活、情感、選擇會是什么樣。”70年前的人和生活才是《雙刺》想重點表達的內容,楊利說,主創在策劃之初就達成共識——諜戰是外衣,情感是內核。楊利表示,如果將“諜戰”和“情感”視作同等重要的元素嵌套到劇中,會拍得不倫不類,難以找到重點,披著諜戰劇外衣做家庭倫理劇是《雙刺》的創新所在,“我們的邏輯、故事推進都是為情感服務的。”
為什么不起用“流量擔當”?演技有講究, 偶像有包袱
《雙刺》一開始在上海、山東、陜西、成都、安徽等五個地面頻道播出,一個月后才在江蘇衛視上星播出。當被問及《雙刺》為什么首輪選擇“地面”,第二輪才“上星”,楊利坦言除了與地面頻道有約定的原因,另一個原因是在談這部劇上星的過程中,因為主演咖位不夠,遇到了一些阻力:“我們發行這部劇時,祖峰和王子文的《歡樂頌》還沒有播出,他們還不在一線演員之列,有些衛視在考量演員時會進行權衡,我還開玩笑跟電視臺說,你們要對侯鴻亮有信心啊!”
其實,不論咖位,觀眾們對祖峰和王子文的表演也有看法,許多人認為兩人不像夫妻,更像父女。對此,楊利解釋:“一方面,在那個年代,丈夫年齡大幾歲是很普遍的。另一方面,祖峰以往演了不少諜戰戲,大家對他的評價會高一些。王子文的角色不太討好,很任性,做事只考慮自己,有點像曲筱綃,所以大家會覺得她沒突破。不過大家得往后看,她會有轉變。”對于王子文,楊利頗為欣賞:“目前這批年輕演員中,她的演技很扎實,性價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