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欄目講述人譚江海作為此次拍攝的親歷者表示:“本身我對長征題材有著一種天然的親近,因為我姥爺就是一個老紅軍。很多人會問我,整個過程是不是特別辛苦,其實跟80年前的參與者相比談不上辛苦,真正辛苦的是幕后的導演。但我們收獲的不僅是九集紀錄片,還有很多。我們想通過這個片子證明一下自己,傳統(tǒng)媒體的制作能力還在,《檔案》的創(chuàng)新能力還在。80年前的長征結束了,對于我們這些人來說長征才剛開始。”
二是雙時空融合推進。在以往的《檔案》節(jié)目中,現(xiàn)實部分的講述絕大多數(shù)都是在演播室里完成的,即便像《西藏》這樣大量實景拍攝的紀錄片,也仍然需要在演播室里完成結構梳理和細節(jié)闡釋。但《紅軍不怕遠征難》大膽采用了全實景拍攝的方法,舍棄演播室,在真實空間里完成“雙時空”敘述,兩名講述人各自牽引一條時空線索,融合推進,又在故事情節(jié)中巧妙轉化,自然過渡,相信在觀看時能夠讓觀眾大呼過癮。
三是CG技術還原真實場景。如果你看過《阿凡達》、《速度與激情7》、《星際迷航》,或是最新上映的郭敬明新片《爵跡》,那你對CG技術一定不會陌生。先在真實場景中由演員完成真實表演,再通過CG技術增加一些現(xiàn)實無法呈現(xiàn)的虛擬場景和特效,這種技術被大量應用于大成本的商業(yè)電影拍攝中,而《紅軍不怕遠征難》將CG技術靈活運用在了電視熒屏上。
攝制組的殺青戲是在夾金山上完成的,石涼、譚江海和數(shù)百名群眾演員在山上復現(xiàn)拍攝了中央紅軍翻越大雪山的經(jīng)過。而后期CG技術的應用,則逼真還原出鷹擊長空、飛雪連天的場景。需要說明的是,在紀錄片《紅軍不怕遠征難》的拍攝中,一切CG技術的運用都是基于“復原”而非“夸大”的原則,所有元素的添加都取材自當事人的口述歷史或日記記載,讓所有虛擬技術都在為真實服務。
正如《檔案》欄目主編、《紅軍不怕遠征難》制片人、執(zhí)行導演劉曉彤所說:“在我們整個攝制組開始的時候,總制片人呂軍說過兩個標準,第一個是絕不妥協(xié),第二個是真實。從我們前期采訪到后期拍攝,我想我們所有團隊人每個導演都是嚴格按照這兩個標準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