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讓我們海闊天空,
聊一聊那些不應該被忽視的泉州歷史名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歷史觀,
歡迎認真不嚴肅,輕松不戲謔的海聊
#若給你140個字,你會用來描述哪位泉州歷史名人#
說不定有“畫師”可以幫你繪出一幅最棒的作品哦
其實,泉州“36賢人”,并非一個確數。這個提法大概是20年前的事了,當時泉州府文廟計劃做一個“泉州歷史名人紀念館”,要從浩瀚的一千多年歷史中挑選出一個房間可以容納的名人。選誰,最后都會有妥協和各種考量。
以前古代,也會在府文廟里給最優秀的讀書人立牌位,分享香火。明清時,泉州周邊還有專門的名人專祠,共15座。后來逐漸崩塌廢圮,至目前只剩下蔡清祠、莊際昌祠和李廷機祠三座。
再捋幾個數字,你就知道,歷史名人,從來不是一個確數。
宋代,泉州知州真德秀創建了“忠孝祠”,僅祀林攢、蘇緘二人。到明代嘉靖三年(1524),改稱“鄉賢祠”,至乾隆二十年時,已有188人入位祠堂。
泉州市地方志編纂的《歷史名城泉州》里,其中一章專門記述泉州的歷史名人,囊括了63名,還有一章專門記述泉州歷史上的19名狀元;再有一書整理了尚有蹤跡可尋的泉州101處泉州名人故居。若從進士來取數,有學者統計過,從歐陽詹開始(792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的近一千年里,單晉江一縣的文武進士就有178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