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見過曾經風華正茂的奶奶帶著滿月的孫子過來剃胎毛,并說起年輕時候她的發型有多么的洋氣。也見過耄耋之年的老人家,腿腳不便,被孩子開著車送到了店門口,然后慢慢地下車,開心地找師傅理發。
天花板上華生牌的電風扇,銹跡斑斑的蝴蝶牌真牛皮美發椅,雙箭牌74型剃刀與電推刀,已生鐵銹萬里牌的電風吹。這些老古董可都是當年上海的大牌子。
待客人躺好后,理發師拿出刮片在磨砂上來回刮兩遍,以前沒有泡沫的時候就用肥皂,放在濕毛巾上面,手毛巾搓出泡泡,然后開始給客人整理胡子。整理完胡子后,再用干凈的毛巾把客人的臉擦干凈。
大上海理發廳的“老東西”,遠遠不只是這些理發老工具。那把用了30多年的萬里牌電風吹,趙師傅覺得,它風速較小,吹得均勻,相比現在市面上的電吹風更適合打理老式發型,效果會更加自然。
“我們使用的毛巾是蜂窩煤爐燒熱水后進行的傳統高溫蒸煮消毒,有醫院的皮膚科醫生是我的老客戶,說明這種傳統消毒方法,并不比現代的差。”
對了,他們還可以用一把火鉗子燙出當年最潮流的大波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