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下午,新編媽祖祭典儀式在莆田學院大操場排練。當天,該校上百名大學生隨著動聽的音樂,整齊劃一地比劃著動作。今年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牽頭特邀省級專家對祭典儀式再次提升。新編祭典儀式仍由莆田學院大學生演繹,將以全新的面貌在今年媽祖1054周年誕辰日亮相。
新編的祭典儀式在繼承傳統禮制、儀規的基礎上,將祭典議程與現場的合唱方陣(歌生)、舞蹈方陣(舞生)、樂隊方陣(樂生)等有機結合在一起,突出儀式的觀賞性,致力于將祖廟祭典儀式打造成融祭祀、朝拜、觀光為一體的大型戶外盛典。典禮分為入場儀式、祭祀儀式、三獻樂舞儀式、禮成儀式4大篇章,力求“出色、出新、出彩”,突出藝術性、觀賞性,同時又不失祭奠儀式的莊嚴與肅穆。儀式總時間由原來的55分縮短到35分鐘,背景音樂與樂舞音樂始終貫穿,使儀式一氣呵成,大氣流暢。此外,新版祭典仍沿千年古禮,但是打破以往主祭人、陪祭人與演出活動分離的現象,總體層次感、視覺感更強。
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民俗專家林成彬介紹,新編祭典儀式更加突出媽祖文化、海洋文化、莆田地方文化特征,所用的舞蹈動作大都源于莆仙戲,音樂也來自莆田民間曲牌的音樂。
記者了解到,新編媽祖祭典儀式仍由莆田學院學生“唱主角”,該校挑選了大一、大二學生參與演出。目前入場儀式、三獻禮儀式以及歌生方陣已初步編排完成,整合彩排計劃本月底進行。(記者 黃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