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媽祖》要翻譯成莆仙話版本,從三月底征集配音演員開始,經過尋找導演、邀請語言民俗專家、劇本翻譯、海選……上周六,終于到了最后一輪復試。從200多人中脫穎而出的63名選手,及10名被推薦的優秀選手,一起參加了最后一次試音。據悉,此次復試基本不會淘汰選手,主要是通過聲音來定“角兒”,預計11日正式進入配音錄制階段。(相關新聞:莆仙話版電視劇《媽祖》配音人員周末海選啦!)
選手聲情并茂地學女妖的奸笑
選手使出渾身解數展示自己
現場:選手緊張專家親自示范
上周六上午不到8點,就有幾位選手等候在試音室外。新度鎮28歲的劉勇樂說,他在一家食品廠工作多年,愛好文藝,朋友都說他古靈精怪,連長相也是,他就想給蝦兵蟹將配音。
“初試太緊張了,沒把自己的特點展示出來,沒想到進了復試,太驚喜了!”劉勇樂說,家人和女友都特別高興,就等著《媽祖》譯制劇開播后聽他的聲音。對于此次復試,劉勇樂說自己還是很緊張,看劇本簡單,但真正說時很難,有些普通話里的說法莆仙話里沒有,初試后就一直在琢磨怎么說最合適。
試音室里有7位專家坐鎮,讓不少選手頗為緊張,但進入試音室才發現,專家才是真的古靈精怪。一個年輕的女孩子因為音色好,專家選了好幾個角色讓她試配,但女孩由于緊張,聲音很小,掉進海里呼喚救命的臺詞,怎么也說不出效果來。最后,導演陳光澤一著急,大喊“救命!救命!救命”,一聲比一聲高,仿佛真的掉進了海里,引得現場一片叫好聲,這才帶動了女孩的情緒。
導演:優秀選手不少但仍需培訓
面試時,一位莆仙戲男演員因為配音富有生活氣息受到專家們的稱贊。“電視劇的配音要求生活化,有不少愛好莆仙戲的選手,還有莆仙戲演員,語言里都帶著莆仙戲拿腔拿調的味道,不夠貼近生活。”導演陳光澤說,這些人大部分可以通過后期的培訓,以適合在劇里配音。
上周六下午5點多,73名選手全部試音結束。陳導告訴記者,兩次面試,發現不少優秀選手,有幾位莆田廣播臺的莆仙話廣播員非常放得開,試配時聲情并茂,吐字清晰,不用參加培訓就能直接錄音,還有一些業余選手也很不錯。但也有一些選手,尤其是中老年選手,吐字有些不清,聽起來有些古怪,后期會準備一些莆仙話的順口溜,多練習就可以。
“還有一個問題,有不少年輕選手,發音受普通話影響,不夠純正,很多地道的發音沒有了,這樣的配音老一輩人可能聽不懂。”陳導說,專家組里80多歲的王琛老師,可以講授地道的發音要點,但同時也要請教一些老先生。
劇組:選手晚上錄音白天主要培訓
劇組負責統籌工作的老先生林洪國告訴記者,此次復試基本不會淘汰選手,每個人都有特點,電視劇《媽祖》翻譯成莆仙話版本,還是首創,每一個有特質的選手都很珍貴,培養好了可以成為未來莆仙話翻譯的儲備人才。
“這次復試,劇組全部專家都來了,面對面交流,選手自由發揮,通過選手音色、音量和音質,對方言的把握情況,還有感情的投入和表達能力,給劇中角色選定配音演員。”林老解釋,劇中每個主要角色都要選定兩三個配音演員,初步預計11日正式開機錄制,因為很多選手都有工作,所以在晚上7:30—9:30進行配音錄制,白天培訓也會考慮選手的時間,“配音演員不需要每天都來,錄音以人物角色進行,一個角色的所有臺詞會集中起來完成,這樣配音演員的工作狀態和感情都不會中斷,有利于更好發揮,時間安排上也靈活許多。”